■《外卖骑手疲于奔命》追踪报道
除被算法“吞掉”时间外,还存在劳务外包与平台关系理不清,社保缺位及意外险非个人险等问题
“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被持续关注后,金融投资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调查,采写的《外卖骑手疲于奔命,只不过是财报的一个数字?》一文中还原了外卖骑手真实的生存现状。10日,记者再度深入调查,发现为抢时间拼命的骑手,对于签订的合同所知不详。由于劳务关系外包,如有意外事故发生,美团等外卖平台的责任就说不清道不明。
■ 本报记者 梅婧 陈美
骑手大多搞不懂复杂的劳动关系
9月10日,记者来到成都总府路的雄飞广场中心,发现数十个美团、饿了么的外卖骑手均站在写字楼前,等待顾客前来取餐。当问及入职时是否有合同时,一名美团众包骑手表示,合同都是电子档的,没有纸质版。“在众包APP里,每隔一个季度,系统会都跳出一个界面,让你确认下个季度是否还继续干,是全职还是兼职。”当记者表示想看一看这份电子合同时,这名骑手婉拒了。但经记者多方确定,众包骑手在网上签的是劳务协议。
那么,专职骑手又签的是什么合同呢?记者以应聘骑手身份来到成都青羊区家园路的美团直招骑手中心(成都站),招聘人员明确告诉记者,和骑手签的是劳务合同!该人员进一步表示:“今天先审核你的资料,等通过了就去站点报到、签合同。”记者注意到,这家美团直招骑手中心的公司名称是成都柒鸿科技有限公司。
谈及和美团的关系,该人员含糊地称是合作关系,但到底是招骑手的人才中介公司还是第三方外包公司,该人员没有明确答复。记者了解到,成都立即送物流有限公司、成都玖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也在网上发布招聘骑手信息。
提及劳务合同,该人员表示,目前手上并没有样本,但大致介绍合同的甲方有两个,分别为骑手即将要去的站点和成都柒鸿科技有限公司,乙方则为骑手本人。当记者问及为合同甲方有两方时,其表示,“我们和站点是合作关系,我们负责面试、审核资料、分配骑手到站点,站点财务把钱打给我们,我们财务弄好了就去银行,银行给你们打钱,相当于负责给你们发工资”。同时,该人员还表示,“签了合同上班第一天就买意外险,入职三个月后就买社保”。
记者又来到锦江区某站点,该站点负责人称合同要去公司签,在记者催促下,该负责人才表示,“等你确定要上班,电瓶车买好了再和你签合同”。
记者经过多方努力,都没有拿到专职骑手签的合同,有专职骑手表示,他们签了合同,但合同没在他们手上,而是在站点,至于站点到底有没有给他们买社保,并不清楚。
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一位已离职的美团外卖骑手,据他说,当他和站点解除合同准备维权时,居然发现他当初签订的是承揽协议。劳务协议、劳务合同、承揽协议,三种形式,别说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卖骑手了,对法律有一定了解的记者都是一头雾水。
律师表示三种“合同”与美团都无关
由于记者没有拿到完整的劳务协议、劳务合同、承揽协议,接受记者采访的法律人士出言谨慎,但他们都表示,这三种合同都和美团没关系。即在外卖服务市场中,美团骑手都是由第三方承包。
换句话说,每天大街上穿着黄色美团服装、蓝色饿了么服装的外卖骑手其实并不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员工,而是第三方承包公司的员工。如众包骑手在APP签订的劳务协议,签约双方是注册骑手与某某劳务公司。“网上签的劳务协议明确了劳务公司和注册骑手构成了劳务关系,但骑手和美团又息息相关。目前在法律上,平台是否和注册骑手构成劳动关系,还处于法律空白地带。”四川川恒律师事务所林连刚律师表示。
而另一位律法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劳务合同相比,劳务协议最大的不同是,用人单位不需要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以及支付最低工资。因此,很多外卖骑手都没有底薪,而是跑一单赚一单的钱。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白洋)9月7日至11日,来自重庆市直机关、四川省直机关和成都市直机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员单位的130名...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