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在影像中寻找:一周城市生活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9-25 19:57   https://www.yybnet.net/

借由影像走入另一个世界,寻找内心深处隐藏的角落。那些被记录的,或许是谎言。那些被创作的,或许是真实。在这场迷雾中追逐,我们看到了想看到的一切。

近期回顾:追寻历史影像背后的故事和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迁址重开

历史影像一定指向真实吗?9月3日,泰康空间文献展《孤军与坦克》开幕。9月中旬,展览策展人胡昊为观众做了一场线上视频导览。

这次导览几个关键词。其一为“张力”。在第一单元血肉磨坊中,展示了一本《淞沪会战全景记录相册》。该相册由上海兆芳照相馆组织拍摄,记录了上海淞沪会战期间的影像。另一份展品——淞沪会战前的底片袋上印着:“若要将人生一切快乐的事情,永远记着不忘,只有将当时情形,拍出一张照来......”这种记录照片的快乐和不久后即将记录战争残酷性的影像都出自位于上海南京路的兆芳照相馆。

第二个关键词是“不可见”。“不在场”的煤气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走向;软禁于租界内的孤军们自力更生,自己生产肥皂等工业制品却不为人知。基于这些不可见之物,青年艺术家于瀛创作了一组题为《建筑保卫建筑》的油画,用肥皂制作装置作品。这既是对历史的追忆,同时肥皂这种很脆弱的材料在展厅现场发生的变化也是对历史变化的回应。

最后的一个关键词是“有限度的真相”。此次展览的“中国的维克斯”单元展示了一张日本随军记者浜野嘉夫拍摄的大幅图片。他通过摆拍还原出国军少校郑绍炎指挥的“维克斯”坦克冲击阵地的场景,发表于《支那写真画报》等多部日本的摄影精选画册中,成为日本宣扬侵略“战绩”的标志性图像。然而,这些照片之后经过裁剪也出现在了中国的宣传材料中——图像连同其背后那辆维克斯坦克的命运一同被湮没在了历史的谜团中。

策展人胡昊最近撰文《梦回天》向观众解读本次展览。展览将持续至11月7日。(图/文:王越洲)

上海有了一处关于相机与摄影文化的新地标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馆藏展厅及特展现场。 图片均由馆方提供

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馆藏展厅及特展现场。 图片均由馆方提供

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

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

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

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

曾经位于上海徐汇安福路300号的IG映界影像艺术馆和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迁址浦东,正式更名为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新馆落成于一片企业园区内,由馆长王骅带领团队历时九个月精心打造。

在一幢独立建筑的一楼保留了原艺术展厅、咖啡吧和摄影藏书阅览区,二、三层着重展示相机展品,馆方在原馆基础上对展陈方式进行了重新的分区与设计:更完整的海鸥相机厂原生产线充实了中国相机工业发展史展区;摄影器材与工艺技术发展史展区以摄影器材与工艺的发展史结合原作实物,再现摄影发明后的百年辉煌,极具公众教育的意义。馆主周云杰先生私人收藏的百余台难得一见的绝版珍品相机也纳入展陈,比如徕卡枪型相机等。

9月19日起,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新馆已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作为开馆重要活动之一,《摄影180年在中国——上海历史影像收藏展》亮相一楼艺术展厅,展出了50余幅出自19世纪摄影名家之手的上海历史影像艺术原作,包括李格朗(Louis Legrand)、汤姆逊(John Thomas)、桑德斯(Williams Saunders)、布莱克(John Black)、坎米奇(Henry Cammidge),以及公泰、耀华、丽华照相馆拍摄的原作,这些作品反映了早期苏州河、外滩、龙华寺塔、豫园九曲桥等上海标志性景观和市民生活,将展至10月18日。

9月20日,该馆作为浦东图书馆影像主题分馆,围绕上述上海历史影像收藏展在浦东图书馆举办“《历史影像——上海》探索影像在地域文化建构”学术论坛。论坛由摄影史论学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主持,参与嘉宾围绕“影像、城市、历史”三大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影像是记忆的重要载体,这可能也是前赴后继的摄影师们记录和表现地域生活的使命感来源之一。(文:姚瑶)

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开馆时间:10:30-17:00(周一闭馆)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星路676弄39号

本周话题:一起去看电影吧

当下,各个城市的本地活动已逐渐复苏。电影也许是最有力量的大众媒体之一,它能让每个参与者在同一时空中在彼此的呼吸中感受到影像的脉动。本周,我们推荐北京、上海、成都、苏州和线上的电影放映活动,希望读者可以重新感受现场的力量。(话题主持:Jady Liu)

苏州/北京: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详情请关注中国电影资料馆微信公众号

北京·放映丨非主流杀马特与东北农村萨满的怪力扭合《跳大神》:中国东北一个寒冷的小山村,村民老胥快七十岁了,他是方圆百里有名的二神(萨满)。老胥年轻时当过老师和生产队会计,年岁大了跳大神成了他的职业。寒冷的日子里,他敲打着驴皮鼓哼唱起古老的神调,请来各路神灵。神灵附在大神的身上,昏迷的大神在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搬来救兵为乡邻施法、取药、占卜……

详情请关注X放映微信公众号

上海·放映丨西班牙电影大师展详情请关注艺海剧院微信公众号

上海·放映丨墨西哥电影放映:不如温和地走进那片黑暗里成都·放映丨2020第四届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详情请关注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微信公众号

放映丨《克什克腾苍穹下》《克什克腾苍穹下》代表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另一个面相——民族性。影片拍摄了两位蒙古族牧民,宝音达来和阿拉腾德力格尔。成长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的他们,为了保护铁蹄马这种著名的蒙古马,借钱共同培育了一群铁蹄马。

放映时间:9.18-10.9

讨论时间:9月26号晚上9点

放映丨2020洛杉矶华语电影节线上展映详情请关注洛杉矶华语影视联盟微信公众号

特别介绍

没有围墙的公园|城市漫步“沿苏州河而行”小组参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新展《公·园》城市公园与都市生活,摄影与日常,这两组关系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同构。公园是都市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常又充当都市生活的仪式之地;而摄影在今天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只是关于现实生活的视觉符号的生产机制。

《公·园》展邀请了15位/组长期从事都市话题相关的摄影和其他艺术实践的摄影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参展作品反映了摄影、公园和都市生活经验这三者之间复杂而有趣的关系。

在《城市表情》一书中,顾铮先生借用沙可夫斯基所提出的摄影的“镜与窗”的理论来剖析都市摄影,而公园不啻为都市生活的“镜与窗”。在本次展览中,这两者从两个方向出发交织在一起,折射出以上海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都市的社会生活,以及都市人精神的各种丰富的面向。我们将从 “日常生活的私密与公共”、“社会和历史叙事”、“情绪与精神的寄托和流露”以及“超现实的公园”等四个角度来探寻这些作品所讲述的关于个人、社会和历史的故事。(策展人:施瀚涛)展览单元“没有围墙的公园”是从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栏目的年度项目“沿苏州河而行”项目中生发的。在并非典型的园林型公园的公共空间——如滨河步道、公共绿地、社区花园,甚至沿苏州河的桥上和桥下,也有人或其他生物在享受片刻属于自己的时光,像在公园里一样。城市可不可以成为一座大公园?(文:沈健文)

没有围墙的公园

项目统筹:沈健文 袁璟

项目合作者:619 Enlin 陈鑫培 浮力大 见闻 李蔓 皮二 王越洲btr,分开聚众,三频录像,4k30fps(3840x2160),2020。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btr,分开聚众,三频录像,4k30fps(3840x2160),2020。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甘莹莹,我们的世界,出自“无名之地”系列,摄影,90×59cm,2017。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甘莹莹,我们的世界,出自“无名之地”系列,摄影,90×59cm,2017。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陆元敏,游园,摄影,尺寸可变,2019。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陆元敏,游园,摄影,尺寸可变,2019。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严怿波,2020系列,摄影,尺寸可变,2020。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严怿波,2020系列,摄影,尺寸可变,2020。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丨时光中的女诗人与性别文化详情请关注奇境译坊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丨清醒梦——魏志成、邱丹丹双人展详情请关注赛麟空间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丨一个名字很长的小书展11位设计师受邀分享对他们创作有影响的书。

详情请关注梯 for Telos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丨空间规训:(后改革开放的)一些房子与(后世博的)一些建筑此次展览将作为策展人长期空间研究项目的最终呈现,围绕两条空间线索铺陈——一边是建筑师们曾居住过的,并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普通日常构筑物(以下简称为房子);另一边则是建筑师们成为执业建筑师后创作的建筑作品(以下简称为建筑)。每位建筑师会在展览中将其所选的房子和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元素(如地面、墙体、吊顶、门、窗、家具等)1:1地进行复原、建构。

详情请关注OCAT上海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丨新建构主义的猜想详情请关注MABSOCIETY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丨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详情请关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集丨胡同美术节2胡同美术节融合插画、漫画、Zine、摄影等独立出版物,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沉浸式的都市胡同游园会。胡同美术节希望能鼓励大家发掘本地艺术文化创造者,探索更多可能性。

详情请关注小虎鲸印社微信公众号

北京·表演丨当她到来时,敲门声戛然而止“当她到来时,敲门声戛然而止”是一出关于“创伤幸存者”和“女性主义”等话题的互动式行为表演。表演邀请非男性参与者携带与死亡、个体的情绪、记忆有关的物品,在表演的之前和之间,携带的物品制造声。艺术家会把这些制作的声融现场的表演。

北京·展览丨“明天的艺博会”为了应对全球疫情给展会带来的挑战,并推动艺术市场的线上化趋势,今年的“北京当代”以渐次展开、多点互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继8月初率先开幕的艺述单元“金汤”艺术展之后,9月底开幕的“明天的艺博会”将集合艺术、设计、潮流与音乐等内容,并采取线下线上互通互补的形式,既是在今年特殊形势下的积极探索,也是在推动艺术市场、艺术生态朝向未来的发展。

详情请关注北京当代艺术展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丨“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进行了探讨。展览由黑阳(Jerome Neutres)策划,汇集了30余位艺术家的相关作品——从计算机艺术先驱薇拉·莫尔纳、曼弗雷德·莫尔、艾德蒙·库绍,到当下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池田亮司、米格尔·舍瓦利耶、夸尤拉,以及刘娃、徐文恺(aaajiao)、陆扬等年轻中国艺术家。

详情请关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丨王鲁炎:“弯曲的折叠空间”详情请关注北京公社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丨杨光南 :莫奈花园. 96区详情请关注魔金石空间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丨建窑士大夫系列字款特别展深圳·展览丨李氏家宅鸿运展“李氏家宅鸿运展”以艺术家李燎在深圳的自宅为展出地点,设计师张烁作为“风水策展人”提供风水建议。在张烁指定的9个风水位置,根据风水的玄学需求和吉凶规则,由李燎邀请5位艺术家,依据这些艺术家对相应风水位置叙述和规则的理解,创作了9件作品,展示于对应的李燎家的“风水吉位”。

时间:2020年9月19日-2021年2月11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豪方天际小区李氏家宅

详情请关注李氏家宅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丨那些......日子社会-空间连续体的断裂不再是想象,观照我们都经历过和仍承受着的“因为疫情……”的日子,这个展览邀请了身处各地的艺术家在如此“例外状态”下自觉生发的工作。

深圳·讲座丨给成年人补课的性教育讲座广州·展览丨葛宇路个展搞搞震 冇帮衬详情请关注扉FEI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讲座丨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与中国古代建筑观线上沙龙丨寻找历史主角:成为焦点的日常还是日常吗?线上讲座丨建筑映射的海派文化 以南京路和武康路为例直播链接请关注月读上海微信公众号

线上·展览丨“孤独在深处”创作环境的选择因人而异,并非越孤独隐蔽越好,艺术的品质终究是由创作者天赋素质决定,需天生具备敏锐的直觉力与深入内省精神,以及对艺术的真实与虚伪有天然的觉知。在纯粹灵魂的艺术家身上有种生而知之的力量,在孤独深处生养着深深的内在,滋养着艺术的语言及形式的生命。本次线上展览集中展现三位具有深度内省精神的艺术先行者,他们的艺术语言简明质朴,展现出内外高度合一的纯粹气质,基于灵木深深内在的出发点,希望通过作品的推介为后辈创作者在艺术探索中提供某种价值参照。

详情请关注灵木当代艺术空间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一路向南 从大兴机场到雄安新区

一路向南从大兴机场到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建设工地的璀璨灯火。扫码进入“行走三极·成渝问道”全媒系列报道专题。东进南拓...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花儿开了”2020-09-25 06:25
如何过好这一生2020-09-25 06:44
评论:(在影像中寻找:一周城市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