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成万)12月24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政策,营造高效和便利的营商环境,今年11月,成都高新区在对外经贸领域试点探索政策“免申报”兑现机制,免除企业申报需提交的工商、税务及大量业务单证等各种申报资料,变“企业申报”为“主动送政策”,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提供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政策兑现机制。在此次“免申报”政策的兑现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向74家企业发放了800余万元政策支持资金。
“今年我们没有提交任何申报材料,但日前银行账户收到了5万元政策支持资金,据说这笔钱是成都高新区通过政策‘免申报”’兑现机制直接发放的。”成都鹏展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申报这样的资金,需要企业主动申报、政府部门初步筛选、公示后,再兑现资金。今年1月正式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
“为了方便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主动将相关政策与对应的企业进行匹配,实现‘无需企业申报,符合条件即可直接拨付奖励资金’。”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个项目的金额总量相对较小,便于我们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探索。同时,后端的工作流程更严格,流程设计、合法性审查、企业筛选、审核、认定的各个环节设计都经过反
复研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以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上述负责人介绍。
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兑现过程中,专门制定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及条件的兑现方案,通过高新区“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间协同合作,快速完成对企业工商税务环保等以往需企业自证的资质核查,并利用省市部门及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相关业务数据系统,筛选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名单,并通过成都高新区官网、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通知初步筛选入围企业。再次通过“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征集高新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意见,并经审议通过后,面向社会公示获得奖励资金的企业名单。
“我们往年进行申报政策兑现,需要准备的申报材料较多周期也较长。”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公示过了第二天,公司就收到了政策奖励资金12万元。他表示,“免申报”兑现机制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希望该机制能在其他领域推广。
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在对外经贸领域的探索试点,是成都高新区企业服务工作的一次创新探索。这也是对“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的一次检验。政策兑现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各个部门通过“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并联提交审核建议。今年7月,“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已完成二期升级,通过新增、完善“诉求通”“政策通”“活动通”“市场通”“金融通”等板块,帮助企业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少跑路。
新闻推荐
12月23日,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及首发乘务组在重庆车辆段西动车所亮相。当日,重庆铁路首次配属的复兴号CR400AF动...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