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
21日,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获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至此,成都一共有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四川博物院、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发展态势再度引人关注。
成都的博物馆,不仅藏着灿烂的古蜀文明和天府文化,还日益成为成都面向世界开放交流的前沿。多元文化、国际视野,成都这座“博物馆之城”正以开放进取的心态不断推动博物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
“展”现世界
世界优秀文化艺术聚蓉城
在家门口就能一览世界各地的文化精品,对于成都市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60幅大师精品,如璀璨繁星,连缀起西方艺术500年的磅礴长河。来自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的世界顶级艺术典藏在一层特展厅亮相,展品囊括14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画家作品。如此大师云集的艺术展在蓉城乃至西南地区尚属首次。据成都博物馆策展人黄晓枫介绍,本次展览是该馆首次组织常设展品赴海外巡展,中国是这次巡展的首站。
以全球思维和世界眼光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近些年,成都博物馆的多场重磅大展被市民纳入“观展指南”:2017年,成都博物馆举办“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吸引了53万观众,被法国媒体誉为“在中国参观人数最多的法国展”;2020年“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展”,日本佐贺县伊万里市长深浦弘信特别发来贺函,祝贺展览成功举办,高度赞扬成博作为市民的“心灵之家”;2020年,“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配套讲座“光影背后的故事——我眼中的荷兰艺术”举办,荷兰王国驻重庆总领事孔思哲先生到场,并期待双方在文化艺术领域有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博物馆为桥
天府文化的深交流和强输出
博物馆不仅是收藏,还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多元文化、多重视野”便是博物馆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近年来,成都的丰厚文化利用博物馆的窗口,通过多样的载体“走出去”,引发共鸣。
今年4月,BBC用一部纪录片告诉大家:全世界都能读懂杜甫和他的浣花草堂。BBC将此纪录片命名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纪录片里强调了杜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便成为了这场“杜甫发现之旅”不可错过的一站。成都的温暖包容不仅给杜甫的沧桑人生留下一抹亮色,也随着纪录片再次展现给了全世界。
不仅是杜甫,成都还有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IP,那就是三国文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凭借三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每年都能吸引众多海外游客前来参观。三国文化通过戏曲、文学、影视等形式,深入人心,影响深远至世界各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一直致力于研究、传播与交流三国文化,曾经在2013年和2017年、2018年、2019年参加日本神户的三国志祭活动,并开设了专题讲座,在日本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
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第55项世界遗产。10天之后,“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幕。这是中国最早的以玉器为载体的礼制社会的完整呈现。其中,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件文物也在展览中亮相。多年前金沙出土玉琮的时候便引起业界轰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都,居然会出现良渚文明的圣物!这说明,早在古蜀时期,长江文化带的交流互通就已经开始了。
金沙遗址博物馆至今保持着与良渚遗址的密切交流互动,共饮长江水,共同为中华文明探源。
观点
博物馆是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
2020年起,成都全市博物馆和可移动文物项目试点推行项目库制度,启动博物馆领域改革试点的研究事项。
博物馆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展品,更是其背后的丰厚文化,博物馆在展示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世界的文化,让观众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视点有所关注和了解。“成都博物馆的临展特展,常常在国内引发现象级的关注,不仅为博物馆吸引来新的观众群体,同时还不断吸引观众回访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周静注意到,近年来,成都的各大博物馆接连举办了一系列站在世界文明与艺术前端的专题特展和文化交流,成都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举办了多个国际联展,古蜀文明专题还走出国门,赴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巡展。“这些努力和尝试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
周静认为,成都建设“博物馆之城”,不光要有博物馆数量的扩增,更要有质量上的跃升。要有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顶梁柱”,做出在西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展览。
本报记者 段祯 王嘉 成都博物馆供图
新闻推荐
60辆全新捷达VS7将服务于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本报讯(记者黄一可摄影马丁)成都大运会“官方指定工作用车”捷达VS7赞助交车仪...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