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蓝图
到2025年
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 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 ■ 城市布局形态持续优化
■ 绿色空间系统更加完善 ■ 开放门户能级大幅提升
■ 宜居生活魅力充分彰显
■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建成
■ 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全面提升
到2035年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
■ 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特质充分彰显,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明显增强
■ 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
■ 全方位迈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
12月30日,成都再迎重大政策红利!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五个方面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支持成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高起点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
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
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活力城市”,必然经济动能澎湃、创新活力无限。
根据《意见》,四川将支持成都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支持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一核四区”创新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载体。四川将支持成都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筹建天府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并争取布局先进核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等重大项目、计划。支持成都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等。
同时,为培育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将支持成都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支持创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争创软件和信息服务、航空装备、高端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拥抱新经济才能释放新活力、培育新动能。为此,四川将以成都为核心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瞄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将推进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前瞻布局建设智能感知、边缘计算等设施,创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场景供给引领新经济发展,四川将支持成都建立健全“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创建“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深化新场景新产品应用。
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脚步也将进一步加快。四川将支持成都推动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争取新型法人金融机构落户,支持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支持成都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创建科创金融试验区。
此外,四川还将支持成都打造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支持发展数字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走出一条具有都市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高质量建设协调共融的和谐城市
积极探索新区建设新模式新机制
开展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意见》明确,成都要提升公园城市空间治理效能。包括: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机制,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空间功能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优化形成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布局;编制体现“增存挂钩”理念的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用途转用许可制度;用好中央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政策。《意见》还明确,四川将支持成都开展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备受关注的天府新区和成都东部新区有了各自的明确定位和分工。《意见》明确,将积极探索新区建设新模式新机制。支持天府新区集聚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金融、会展经济、文创产业等高端服务业,打造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对标国家级新区加快提能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国际消费、航空经济等核心功能,打造成渝地区双核联动的战略支点。
在“中优”区域,成都将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建筑尺度和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塑造高端城市业态,提升“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品位。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 2021成都新年音乐会暨劳动模范和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奖获得者表彰活动侧记
城市音乐厅,灯火通明。虽然室外寒风料峭,大厅内却春意盎然。一场主题为“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新年音乐会,向全市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