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成都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全球位势、治理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具备在更高层面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
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将发展的“势与场”摆到全球范围去审视,成都历史机遇与发展条件前所未有:发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正发力迈向新型全球城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程文雯蒋君芳
乘势
时代变革成就发展新机遇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参与并引领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需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城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会上,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的观点获得广泛认同。
认识新格局,服务新格局,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端要素集成能力和投资消费辐射能力,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认为,成都东部新区拥有广阔的产城空间,具备成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则认为,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也为成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运筹全球要素提供了新机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批原本走空运、海运的货物转到了铁路运输,中欧班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带货王”。今年1月到11月,成都进出口额总量上升至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虽地处内陆,但得益于长期积累形成的航空、铁路运输能力,成都的‘陆权优势’日益显现。”该负责人说。
除了铁路,成都还谋划将天府国际机场打造成为成都国际航空主枢纽和成渝城市群核心机场。
伴随通道而来的还有资金流。“我们力争培育出金融科技领域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局长姜小龙说。
筑场
共享机会提升全球价值分配能力
11月7日,研发基地位于成都的星河动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将一枚自主研发的商业运载火箭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两周后,成都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提出,到2030年实现相关产业营收规模3000亿元。
开辟新赛道、提出新目标……都指向共同的目标:筑造城市独特的产业场、生活场,提升城市高端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集成能力和辐射能力,以场聚人、以场兴城。
全球城市,意味着具有全球价值分配能力。其中,要素集聚是关键。
以机遇吸引全球资源。11月30日,成都举行新经济“双千”发布会国际供应链创新应用专场活动。这样的“双千”发布会,成都每月都会举行。
共享的城市机会,吸引着全球资源。今年以来,成都新落户首店386家,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十三五”期间,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01家。
以人才集聚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城市猎头行动计划”、发布“科技创新18条”“人才新政2.0版”……成都以最大的诚意吸引人才。
不久前,全国新设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单公布,来自成都的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瑞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都超算中心、独角兽起步区等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即将建成投运,构建起以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创新策源动力体系。”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成都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邱旭东说。
新闻推荐
提起方所,头顶“全球最美书店”的桂冠,布局成都6年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2020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