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青白江:擘画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美好蓝图

来源:成都日报 2021-01-05 02:04   https://www.yybnet.net/

刚交答卷,再起宏图。

2020年末之际,青白江区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如潮的掌声中,《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关于制定青白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审议通过。

在成都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时刻,青白江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需求、兼顾可能,擘画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美好蓝图。

交出答卷

一份不容置疑的“成绩单”

在历史的洪流中,航向的把握至关重要。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十三五”的成绩单,是青白江区对自身时空方位有精准的判断。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要准确绘制青白江区未来蓝图,定要清晰对青白江区当前定位的精准认知。

成竹在胸,核心要对青白江区实际进行再审视、再认识。

承前显得尤为重要,未来蓝图,首先要承接的是历史答卷的“前”。

一份成绩不容置疑: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青白江区的“成绩单”逐渐清晰: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5亿元、增长11.9%;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亿元、增长19.4%;外贸进出口总额155亿元、增长27.6%;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3亿元。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等9项重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前三名。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

回顾“十三五”,青白江区党员干部由衷感慨,“极不平凡,成绩可喜。”

“十三五”期间,青白江区围绕“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深入实施“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坚定不移畅通道、促贸易、聚产业、优环境,持续做强开放枢纽、加快打造天府门户,实现了由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由老工业基地向港口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前沿,青白江区的国际化进程是成都国际化的关键所在,历史的“成绩单”是最好的印记。过去五年,从青白江出发,国际铁路和铁海联运通道达13条,连接境外58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国际班列和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双第一”,自贸区、综保区、国家物流枢纽等开放平台加快构建,获批成都青白江经济开发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申报已进入实质审批程序。

过去五年,传统老工业基地“蝶变新生”。青白江区产业经济地理形成新格局,坚持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主抓手,国际铁路港、欧洲产业城、智慧产业城、凤凰新城高质量建设,“一港三城”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厚植新优势,初步形成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农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四川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

人民城市为人民。“十三五”期间,青白江区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生态、法治环境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

绘制宏图

“四区一枢纽”谋“时”与“势”

站高望远,旨在于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建议》新鲜出炉,一幅宏图绘制而成。“十四五”开局在即,青白江又将如何有所作为?

努力打造陆港主枢纽。国际通道线网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覆盖“一带一路”城市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初步构建,综保区和“一带一路”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和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备,国际班列和中欧班列市场化运作机制基本形成,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作用不断凸显,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全球供应链枢纽。

努力打造对外交往引领区。国际铁路港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经贸往来、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国别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成为全市、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适铁企业供应链解决方案首选地,“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投资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铁路港为核心的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实现相互成就、整体成势,成德眉资同城化示范作用全面体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排头兵作用持续增强,对外交往的门户功能基本形成。

努力打造开放产业集聚区。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凸显,产业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高品质科创空间成为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欧亚出口导向型先进制造基地基本建成,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铁路港高端临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集聚,“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功能逐步凸显,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链成势,初步形成以开放枢纽功能带动物流、以数字化融入产业链汇聚信息流、以金融创新服务畅通资金流的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努力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区。以自贸区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改革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资源聚集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西部枢纽改革成果集成效应初步显现,为全市、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努力打造国际品质生活区。公园城市理念与国际化城市建设理念深度融合统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城市生态、形态、人文、生活、社会价值持续提升,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开放型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平安青白江、法治青白江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初步建成兼具柔性风格和异域风情的大美生活型城市。

这些发展目标,定性中蕴含定量,既包含增速要求,也彰显质量取向,换句话说,不仅要快,而且要好。

一个锚定,基于一种判断:从可能性来看,“时”与“势”对成都走向世界城市有利。“时”与“势”也是对青白江区在“十四五”期间走向一个更美好未来的“精准绘像”。

扬帆起航

“十四五”的青白江答卷令人期待

2021年1月1日,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智能家电的中欧班列(成渝)2021年首趟从成都始发的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发往欧洲大陆波兰罗兹。

市委十三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开局之年,中欧班列(成渝)号便肩负积极探索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打造合作共建、高效运营的样板开了好局。

蓝图绘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和故事呢?青白江区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把发扬民主和调查研究贯穿始终。

凝聚共识方能聚力,聚力变行方能成势。青白江区分专题、分领域就“十四五”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思路性研究,组织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十四五”期间枢纽经济发展、国际化青白江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言献策。其次,青白江区委充分调研各产业功能区、各镇(街),了解基层一线对“十四五”发展的想法和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和献策活动,倾听群众对青白江未来发展的期盼。再次,通过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专程赴深圳、东莞等先进地区,就发展布局、产业体系、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在方向性问题和关键性环节上形成共识,提出指导意见。

领航之帆不偏航。青白江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起草组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准确把握市委对青白江未来发展的定位要求,把中央和省委、市委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特别是市委“北改”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贯穿《建议》起草全过程。

蓝图是一张任务书、一张施工图、一次动员令。着力于实现主张与人民期盼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统一,同频共振,凝心聚力。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青白江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紧密结合区情实际,明晰青白江区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市战略的使命责任,助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

在成都剑指世界城市的皓月征程中,“十四五”将拉开历史的第一阶序幕,青白江区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让我们一同期待!

新闻推荐

你准备好了吗?

一位顾客正在使用无纺布购物袋逛超市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喝奶茶随手取用一根塑料吸管,餐厅打包塑料袋兜起就走……这些再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青白江:擘画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美好蓝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