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别再让确诊者隐私信息满天飞了

来源:新京报 2021-01-20 01:00   https://www.yybnet.net/

■社论

对于此类涉及个人隐私的病例信息,不转发不传播,不造谣不生非,是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

1月17日,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出现两名确诊病例。此后,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二人的活动轨迹信息。但随后,疑似这2名确诊病例的隐私信息就在一些微信群和朋友圈内被广泛传播。

所传信息中,不仅包括了2人的全名、籍贯、亲属关系,还具体到门牌号的地址和工作单位等隐私信息。对比官方通报内容,这则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的信息,不仅几乎涵盖了官方信息的全部,还包括了更为细节的肺部症状等诊断信息。

目前,尚不知晓该信息传自何处。若信息属实,这又是一次确诊病例隐私泄露事件。而自疫情发生以来,此类事件已频密发生,从成都确诊女孩到韩国返沈确诊人员尹某某,都曾是信息泄露的受害者。但疫情已经延续了这么长时间,类似案例发生了这么多,为什么到了今天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不得不引人反思。

就在不久前,杭州某培训机构外教复阳,之后其隐私也在网上传播开来。1月7日,杭州官方通报,故意泄露流调报告内容的医师被行政拘留5日。

个人信息被泄露,连着的总是对当事人的网络暴力。近期被网暴的石家庄周姓女子,就是个典型案例。据媒体报道,被确诊后,周女士的真实姓名、朋友圈信息就被曝光在网络中,甚至有人把她的工作地址张贴在小区里。有人加了周女士的微信,把她拉进一个都是陌生人的群里,要求她道歉。

这些信息泄露事件还有迹可循,很多时候,一些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可能早已在网络、社交群中隐秘传播,却难以溯源。

对此,如何避免此类信息事件一再发生,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又保护好个人隐私,就显得尤为重要。

杭州医师泄露流调报告一事,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病例个人信息保护的隐患。实际上,在对确诊病例做流调时,往往会经手各个层级的多个人员,从医护人员到社区防疫工作者,从医院到卫健委,病例信息在层层上报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在某一环节发生泄露。除此之外,知晓确诊病例相关信息的邻居、同社区者或其他相关人员,也有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助推者。

确诊者隐私信息泄露,一旦发端,便有可能形成链式反应、发生社交裂变,从“邻居社区”到“朋友之间”,如波纹一般由内向外传播。

而要杜绝此类现象,就需要扎紧病例信息保护的篱笆。于内,在流调过程中,在病例信息上报过程中,就应对病例信息严加保护,让全链条、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增强信息泄露防范意识,知晓信息发生泄露的严重后果,并用留痕机制确保涉隐私信息不外传。于外,在特殊时期,针对确诊病例信息的泄露,也不妨提高违法成本,相应地提升惩戒力度,惩前毖后,以儆效尤。

除此之外,截住确诊病例隐私信息传播的链条,也需要公众提高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敏感,对于此类信息不转发不传播,更不能趁机造谣生事,将热衷传播他人隐私的窥私癖跟病态仇视情绪“嫁接”,进而唯恐“天下不乱”。本质上,对于他人隐私自觉进行保护,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信息安全。

新闻推荐

寒假期间全市少先队将开展三大活动

本报讯(记者侯初初)记者昨日从团市委了解到,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委、市少工委将于21日起至寒假期间,面向全市...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别再让确诊者隐私信息满天飞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