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附院胸心外科首次运用3D打印技术
家庭与生活报讯 近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医附院)采用最新引进的3D打印技术,为一名右肺上叶后段原位腺癌患者进行了肺结节精准定位肺段切微创手术。该技术填补了医院在相关技术的空白。
人到中年的黎女士(化名)在两年前检查时发现,自己的右肺上叶有一个小结节,“当时很小,医生建议我观察随访,我就没怎么管它了。”黎女士表示。2020年1月,黎女士在单位体检时,发现结节有长大的迹象,遂前往成医附院胸心外科入院治疗。“入院后,我们为黎女士完善了胸部CT,检查提示:黎女士右肺上叶后段可见磨玻璃结节,直径约0.7cm,当时我们几位医生会诊后考虑为早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黎女士的主管医生曾小飞副主任医师表示。
曾小飞通过成医附院最新引进的三维重建与3D打印技术,为黎女士进行了术前肺血管、支气管3D打印模型,并指导术中精准定位,为其成功实施3D打印技术引导下右肺上叶后段切除手术(微创手术)。术后3日,黎女士康复出院。“这样精准定位以后,不用术前CT定位,也不用承受更多痛苦,确实恢复得还很快。现在除了伤口有点儿隐痛以外,我觉得自己和术前状况没啥区别。” 黎女士激动地说。胸心外科主任贾维坤表示:“普通CT是二维图像,对于精准定位、判断支气管及血管解剖变异、特殊走行等细节问题较为困难。而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能直观反映肺部病灶的解剖结构、形状大小以及与毗邻组织器官的关系作用,并能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等优势,在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个体化差异的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指导医生精准定位病灶。”(彭宽萍)
新闻推荐
桥下、街旁、地下等剩余空间如何设计? 成都的“金角银边”等你提意见
2月1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国内首个针对城市剩余空间的规划导则——《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剩余空间更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