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丁聪与《围城》及其他

来源:芜湖日报 2021-06-18 01:00   https://www.yybnet.net/

丁聪绘钱锺书头像

晨光文学丛书《围城》

丁聪设计的《干校六记》封面

很多人都知道丁聪画漫画、画文人肖像画,其实他的艺术创作形式非常多样,除了漫画,还有素描、水粉和封面设计。他早在发表漫画之前,就开始了书刊的封面设计。上小学时,他和同学们办手抄刊物《小青年》,他就开始为它设计封面。上世纪40年代,钱锺书《围城》初版本的封面就是丁聪设计的,曹禺改编的《家》的初版本封面也是他设计的。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初版本,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由赵家璧先生把它编入“晨光文学丛书”中(1948年再版,1949年三版,1980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晨光文学丛书一律32开本,它们的封面设计也都有大体统一的样式,装帧形式趋向于色彩浓艳,仅在封面右下方,留出方寸之地给画家施展才华,每一种也只更换书名、颜色和右下角的图片。像丛书中徐志摩的《志摩日记》和老舍的《老牛破车》,右下方都用了作者的照片,巴金的《雾》则使用了一幅木刻。

《围城》初版封面中,丁聪在有限的框架内,设计创作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半身肖像:男主角手拿烟斗,穿春秋装束,闭目沉思,满面愁容;女主角头披长发,身着露肩旗袍,手护臂膀,似有怒状。方寸之间,男女主角似背靠背,相互依撑,却又穿着季节各异的服饰,貌合神离,在婚姻的围城里苦苦挣扎。这是小丁先生对《围城》另一形式的诠释,也是他在处理书衣设计中一贯的艺术手法,就是“着力把书中有关人物形象引入封面,突出展示出书籍的主题”,而“不使用封面设计中习见的图案元素”(见高信《谁持彩练当空舞(之十四)》,《出版史料》2009年第3期)。《围城》第二年再版,封面用了英国画家华尔德·理查德·锡克特题为“烦恼”的画。画的也是一对男女,各自做着自己的事,仿佛也暗示着男女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丁聪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5年,丁聪编辑过一部名为《丁聪》的、带有对自己艺术创作有总结意味的画册,副题是“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很大一部分作品都与图书报刊的装帧设计有关。在书中,丁聪先生概括地写道:“1944年左右,我寄住在成都《华西晚报》的院子里,我为报纸副刊画了很多刊头、插图和当时国际上的政治风云人物的头像,如罗斯福、丘吉尔、莫洛托夫等。因当时印刷、纸张条件都很差,故这些小小的头像都是根据版面所需要的尺寸,请刻字铺的工人,刻成木版后直接印在报上的……书刊的封面和文章插图也是我当年从事的工作之一,钱锺书先生的《围城》的第一个封面就是我设计的。1946年到1947年间,我为众多的进步刊物,如《文萃》《周报》《民主》《群众》《人世间》等画过很多封面和插图,还为艾青、臧克家、徐迟等人的一套新诗集设计过封面。”这里说的是上世纪40年代。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人又找到我,而我又有时间,所以又画了不少文艺书籍的封面,如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牛天赐传》,茅盾的《春蚕》以及其他作家的书籍。”

1949年后,尤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据笔者所见,丁聪先生还为杨绛先生的著作设计过封面。三联书店1981年的初版《干校六记》,小32开本,封面设计就出自丁聪手笔。封面背景是一片白茫茫的雪野和深蓝的夜空,右侧是冬夜里树木枝杈萧疏的暗影,左下角远远的有几排从窗户漏出灯光的干校宿舍。杨绛所记的干校是在河南息县,而封面给人的感觉却仿佛置身于东北的林海。小丁先生想传达他对干校生活一种怎样的理解呢?此书加上钱锺书先生的《小引》也只有三万字左右,在当时却是洛阳纸贵。

1991年第3期(总第144期)的《读书》发表了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一文,文前有钱锺书先生头部漫画像,也是丁聪所作。画像用简洁明了的几笔,将钱锺书的聪明睿智、幽默风趣勾勒了出来,已成为有关钱默存不多的画像中的经典图片之一。自1979年《读书》创刊到2002年丁聪画不动为止,他在《读书》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过。丁聪的漫画成为《读书》的“王牌栏目”,后来也成了《读书》的标志性符号。

钱锺书先生也是《读书》早期作者队伍中重要的一位。三联书店的网站上说:“从范用担任三联书店负责人时起,钱锺书、杨绛二位先生对三联书店的关心就一以贯之,他们不仅都是《读书》杂志的热心支持和撰稿者,而且对书店的图书出版事业给予过非常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钱默存的漫画像是丁聪创作的一系列文化名人漫画中的一幅。他还先后为沈从文、秦怡、萧乾、巴金、冰心、方成、冯骥才、新凤霞、老舍、鲁迅、茅盾、黄苗子、聂绀弩、夏衍、锺敬文、范用、王蒙等作过漫画,每个人的形态都惟妙惟肖。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丁聪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结交的广泛,以及他与中国文艺界许多知名人士的深厚友情。茅盾在1980年6月与丁聪重新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了一首《五绝》:“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既表现出两人的友谊,也称颂了他的为人。

□ 钱之俊

新闻推荐

成都高新区4.5亿支持“岷山行动”计划

本报讯(记者杨成万)6月15日,成都高新区举行“岷山行动”计划首批项目揭榜暨第二批需求榜单发布会,现场发布成都岷山氢能...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丁聪与《围城》及其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