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98岁时在成都接受本报采访(资料图)
许渊冲在成都杜甫草堂 图据杜甫草堂
我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是一个喜欢喝可乐、喜欢吃汉堡、喜欢熬夜的“老顽童”。
6月17日早晨,这位“老顽童”离开这个世界,享年100岁。
红星新闻记者从许渊冲的出版方获悉,他们按计划17日早去送书和录视频,半路听闻噩耗,许老走得很突然。
2019年,许渊冲先生曾到过成都,逛杜甫草堂,去眉山参观三苏祠……在参加成都第三届国际诗歌周期间,还接受过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许渊冲曾立言要翻译到100岁,98岁时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还在坚持工作,为了把莎翁全集翻译完,时常工作到深夜,争分夺秒每天翻译一千字。他说:“每天和古人打交道,是超越时空的交流。”
他一生的理想,就是让文学翻译成为翻译文学,努力化平凡为神奇,化真为美。他知道做到这一点很难,但一个人如果有一百句值得后世记住的句子,也就够了。
许渊冲做到了。
侧面
可爱的老爷子
“这诗翻译得很厉害,我要讲一个小时”
在近期上映的纪录片电影《九零后》中,我们看到百岁高龄的许渊冲,趴在电脑前,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敲键盘,然后抬头检查,脸几乎快要贴到屏幕。
他勤奋翻译着莎士比亚和王尔德的作品。
据该片导演回忆,印象最深的是许老喜欢晚上工作:“我在想象他们那栋楼的灯光,凌晨就只有这么一束光亮着,那就是许渊冲的家。”
许渊冲喜欢表达,性子直率有趣,正因为如此,他生前就有很多“语录”走红网络,很多网友大呼“许渊冲爷爷太可爱了”。
许渊冲此前在成都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虽年事已高,但精气神丝毫不减,声音洪亮、思维清晰,尤其是在谈论热爱的翻译事业时滔滔不绝。
当时他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当年如何翻译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登高》,但由于时间原因没能细说:“这诗翻译得很厉害,如果要讲完,我要讲一个小时!”
正面
翻译界的“大神”
曾立言“要翻译到100岁”
许渊冲做到了
许老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他是我们翻译界的大神,没想到能够在成都见到他,好激动!”在当时的活动现场,一位学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这位大神,一直在创造奇迹。
2007年
医生说他只有7年生命
2007年,许渊冲得了直肠癌,医生说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医生所预言的那个“生命终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对于获奖,他说:“我把这个看作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也是对我翻译方法的肯定。我认为,文学创作是创造美,而文学翻译则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就文学翻译而言,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
“我一辈子都在翻译,还没有完!” 许渊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立言:自己要翻译到100岁。如今,许老立下的目标已经达成了。
杜甫“无法翻译的诗句”
被他翻译得“音义双绝”
在那次采访中,红星新闻记者问及他如何看待消除壁垒?许渊冲非常激动:“这个问题这么大!我谈一个小时都谈不完!以前外国人不了解李白、杜甫,我通过翻译使得外国人了解,翻译就是消除壁垒。”
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的诸多诗词,都经由他的妙笔传向了国际。杜甫和杜诗亦是许渊冲与草堂的情缘所在。
所以2019年到成都后,他去了杜甫草堂。
老先生说,自己隔了50年再来草堂,杜甫寓居成都所作的诗句,早已镌刻在心里。在草堂花径的夹道红墙中,许渊冲想起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诗情。
许渊冲多次提到自己当年是如何翻译杜诗的。比如《登高》里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曾被诗人余光中视为无法翻译的诗句。
“无边落木,‘木’后是‘萧萧 ’,是草字头,草也算木;不尽长江,\‘江’后是\‘滚滚’,也是三点水。这种字形,视觉上的冲击,无论怎样的翻译高手都是没有办法的。”这句诗的翻译问题很典型,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传达意境非常有难度。
许渊冲说,“萧萧下”三字被译成“shower by shower(一阵又一阵、纷纷洒落)”,这是著名诗人卞之琳翻译的;许渊冲翻译了其余部分,以“hour after hour(时时刻刻)”结尾,和卞译合辙押韵、珠联璧合。
无边落木萧萧下: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不尽长江滚滚来:The end 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音义双绝,闻者称美。
随后,许渊冲又举例,谈到自己如何翻译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国人看到又圆又明的月亮,就能想到故乡。外国人没有这种文化背景,他怎么可能明白呢?若是按字翻译成“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头想到故乡”,外国人肯定想中国人写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都能叫做诗?“我翻译时,把月光比作了水,英文译成‘月光明亮如水(a pool of light),沉醉在乡愁中思乡的人(drowned in homesickness) ’,用水把月亮和乡愁联系起来,文字上又有英语的优美,他们就理解了。”
1987年,许渊冲的英译《李白诗选一百首》出版,钱钟书评价:要是李白活到当世,也懂英文,必和许渊冲是知己。
许渊冲说,翻译理论上,他很认同贝多芬的那句话:“为了更美,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是不能打破的。”这是中国译论高于西方译论的一个原因,也是他在翻译中坚持“意美、音美、形美”的原因。
“如果能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那不是最高级的善、最高级的乐趣吗!翻译文学正是为全世界创造美的艺术。”这句话,也被许渊冲写进了他的自传《梦与真——许渊冲自述》中。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6月17日,在2021中国·成都产融结合创新发展主题论坛现场,天府创业驿站“中心站”在复地金融岛交子国际金融科技加速器正式...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