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重庆的公园城市设计师熊唱
远处是雪山,脚下是绿道,耳边是凉爽的微风……向西望去,连绵不绝的雪山映入眼帘,刚刚赶到单位上班的熊唱赶紧拿出自己的摄影机,将这个瞬间定格了下来。
这是来自重庆的公园城市设计师熊唱留在成都生活的原因之一,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作为一名设计师,他的目标始终是为成都市民构建良好的社区基础设施以及为居民们提供便利生活,如今,他和同事们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渐渐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体验。
是建设者更是体验者
“出于对成都这座城市的热爱,我在设计工作中也投入了更多的激情。”熊唱说,设计的完成度也从侧面反映了设计者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喜爱程度,“城市的建设必须要从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在对城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以及使用者们提供便利的娱乐休闲场所,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怀着这样的想法,在近两年“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热潮中,通过熊唱及同事们共同的努力,公园城市设计和建设工作逐渐走在了前列,现在有不少的成果都已开放展现在了广大市民的面前。
环城生态公园、交子金融大道、夜游锦江……一个个建设成果在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丰富体验的同时,也让熊唱感到十分自豪:“能一同见证成都这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是我非常荣幸并且感到幸福的事情。”
此外,在不断提升、改造旧城,调整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熊唱所在的团队通过保留老城区的“成都味道”,使生态现代化的都市中仍然随处可见老成都文化的传承和沉淀。
“城市的面貌变得更加洋气了,现代化的建设随处可见,交通设施例如地铁、BRT不断地更新迭代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熊唱说道。
作为一名建设者,熊唱在参与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是一名体验者。
“平常,我会带家人去自己参与设计的场景——桂溪生态公园、江滩公园、铁像寺水街去玩,出小区步行不远处就能看到社区公园或是附近的绿地空间,居民住所附近绿地和公园设施的增加也让我切身地体会到成都现在打造公园城市的理念正在逐步地实现。”
熊唱小时候来成都,早上去太升南路吃早点时,街上总能看到成排的自行车骑行在茂密的梧桐树树荫下,一路都有叮叮当当的车铃声,热闹又有生气的市井生活的场景让他印象深刻。“尽管这么多年过去,再次回到成都居住,即便是到了一个新环境,每天早上还是能看到地铁站周围类似的温馨又幸福感十足的生活场景,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这就是成都的烟火气。”熊唱回忆道。
看着绿道上的风景,迎面吹来徐徐微风,转过下一个路口,就能进入充满市井气的街巷里,幸福感油然而生。“幸福便是这种悠闲、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他说。
“蓉漂”的幸福依归
作为在高新区打拼的众多“新蓉漂”的年轻代表之一,熊唱结识了不少和他一样奋斗拼搏在这里的80后、90后。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园、绿道、湿地等的建设也在逐渐增加,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
当记者问到选择留在成都定居的原因时,熊唱激动地说道:“因为成都时尚又有内涵!它是一座有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包容、创新、和谐的城市,生活在这里能让我获得极高的幸福感。在满足生活日常需求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我自身的努力跟城市共同成长,是我所追求和能够得到满足的事情,在一次次参与公园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工作中也不断加深了我对成都的欣赏和热爱。”
熊唱在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是摄影,“在日常的生活中,能拍摄到自己喜欢的景色或场景是最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单位楼顶拍摄到了四姑娘山幺妹峰,让我高兴了好久!”
熊唱的上班地点在高新区的天府三街,高新区近年来开创了许多创新创意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的魅力,同时也为市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下班后有时间的话我会去附近的铁像寺水街逛一逛,喝盖碗茶、聊天、摆龙门阵,在文创市集上买一些传统手工制品、饰品、书籍、美食等……这里是成都人精致‘慢生活’的缩影。”
“为了将来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付出努力。”熊唱表示,“作为一名公园城市设计师,为人民设计便利舒适的生活空间,打造更美丽的生活环境是我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本报记者 孔维睿 实习记者 卢星宇 文/图
新闻推荐
彩绘上墙老楼焕新8月27日,成都武成大街一幢老旧居民楼外立面绘制的大熊猫举着“成都欢迎您”的旗帜,与黄色古建飞檐在...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