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颖 李菲菲) 9月6日,由四川省委统战部(省侨办)、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主办的第七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成都落幕。决赛现场共有6个项目脱颖而出,产生1等奖1名,2等奖2名,3等奖3名。主办方将于今日举行的第十九届“海科会”开幕式暨天府论坛上,为6位获奖者颁奖。
本届“海科杯”自今年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37个国家,分布于先进制造、生物医学、电子信息、文创与现代服务、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五大领域的725个华侨华人创业项目报名。经过多轮筛选,最终100个参赛项目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根据行业类别的不同划分为五大赛场同时进行,每个赛场评委由3位创投专家和2位技术专家组成。参赛项目通过路演和答辩的形式,对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团队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评委现场打分。共有9个项目闯进决赛。
最终,参赛选手何涛带来的《基于干血浆斑技术的远程血检解决方案》获得一等奖,参赛选手张钰带来的《镁源免充——新一代电动汽车储能方案》、参赛选手吴旻带来的《生物质热能制冷机》获得二等奖,参赛选手金洁带来的《5G无人机》、参赛选手李卫民带来的《光传导安全照明系统》、参赛选手江天带来的《Bookairfreight》获得三等奖。
“在比赛之前,成都就做了不少关于企业对接、政策宣讲的工作。成都,是我们项目最想落地的城市。”参赛选手何涛表示,“海科杯”将来自全球华侨华人的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在一起,碰撞出火花,足以让人感受到四川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这不仅是创意比拼、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的舞台,更是一场创新创业者智慧交锋、思维碰撞的盛会。”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徐泽水告诉记者。
“专家的点评很专业,为我们项目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参赛选手吴鸣宇告诉记者,尽管这一次没有获奖,但是也会来成都落地项目,前期将把研发与销售的重心放在成都。谈及成都的吸引力,他表示,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能为项目落地“兜底”。“也希望成都愈加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让创新创业青年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据了解,本届“海科杯”已有超50个参赛项目与四川省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海科杯”决赛之后,主办方还将组织开展项目路演,并赴德阳、宜宾、眉山进行实地考察,与风投机构、园区企业进一步对接洽谈。
新闻推荐
繁星的舞台旨在打造属于成都的“百老汇”演员、家长、小朋友互动《隔离》剧照《奋不顾身的爱情》剧照繁星戏剧村外繁星戏...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