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6日)上午,2021年第七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成都高新区举行,9支来自海内外的优质高新科技项目团队现场展开逐鹿之战,最终决出6名获奖者。
其中,来自新加坡的参赛项目——《基于干血浆斑技术的远程微血检解决方案》以89.86的分数获大赛一等奖;《镁源免充——新一代电动汽车储能方案》《生物质热能制冷机》项目获大赛二等奖;《5G无人机》《光传导安全照明系统》《Bookairfreight》项目获大赛三等奖。
获奖项目将获四川省及相关市(州)的配套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入有关人才计划及获得高新园区启动资金、房租补贴等支持。主办方将于今日举行的第十九届“海科会”开幕式暨天府论坛上为6位获奖者颁奖。
一层膜分离出血细胞和血浆
此次夺魁的项目——《基于干血浆斑技术的远程微血检解决方案》来自新加坡,属于生物医药领域。何涛是项目的联合创始人。赛后,他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实际上,我们产品的核心技术是这层膜。”说这话时,何涛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找出一件样品,那是一张巴掌大小的纸片。他将纸片分开,露出中间一层透明的膜。他介绍,这层膜的作用,就是在血液滴上去时将血细胞和血浆分开,普通用户在家里用采血针扎一下手指,把血滴上去就可得到血浆样本,再用普通快递的方式送去检验。
“通过一开始就获得血浆的方式,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他提及,该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解决血液样本血细胞破裂,干扰血浆成分的溶血问题;二是解决了血溶比问题。同时,相比传统的冷链运输,快递的运输方式也更加廉价。“可以总结为,我们提供了最低成本的血液样本送检方案,让用户在家中就可做血液检查。”
目前,该项目处于原型产品的稳定量产调整阶段。“成都是我们最希望落地的城市。”他说,目前很多国内的合作伙伴都在成都,成都也有诸多医疗资源。通过此次大赛的牵线搭桥,在比赛前期,他们就和诸多关键性资源进行了链接。“相信未来我们在此可以找到更多合作机会。”
5G无人机、国际货运等项目入围决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决赛采用“5+3”的模式进行。其中,参赛选手用5分钟时间进行项目路演陈述,再用3分钟时间进行现场答辩。参赛选手将接受现场10个评委现场评分,评审团中除了权威技术专家,还有来自海内外风投机构的高管。10位评委的平均分为选手决赛分,选手最终得分为半决赛+决赛的加权分,两者分别占比40%、60%。
除了何涛所在的生物医药组,入围决赛的项目还包括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互联网与现代服务四大类。
在互联网与现代服务领域,获奖项目之一的Bookairfreight的主要业务是国际货运,主要服务于欧美小微电商企业。Bookairfreight项目相关负责人江天举例说,Bookairfreight所服务的一个客户,就是在国内生产制造产品,再销往欧美。这些小微电商因为货量低很难拿到很低的国际货运价格,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他们急需一个小型平台用以追踪货物,Bookairfreight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江天表示,川渝地区因为有中欧班列和双枢纽机场,非常适合发展国际货运。未来Bookairfreight也会将重心放在川渝。
在先进制造领域,获奖项目之一的《5G无人机》,面向的是垂直的增量行业。项目相关负责人金洁介绍,该项目服务对象为增量的行业应用的无人机市场,应用场景主要聚焦在能源、物流和安保三方面。目前该项目营收已超1500万元。
在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决赛的项目之一《源本生鲜》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属于农产品大宗贸易领域。项目相关负责人徐晓晨介绍,“源本生鲜”实现了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社会餐饮等组织机构,在网络平台自助选择食材供应商进行交易,并完成了食品追溯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将食品流通环节向上游延伸,为农业生产者拓展销路的同时,完成“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全流程追溯。目前该模式已经复制到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81个城市。
据了解,自2015年首届“海科杯”举行以来,截至目前,“海科杯”已促成161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四川。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新闻推荐
6个项目获奖 超50个参赛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第七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在蓉落幕
本报讯(记者李颖李菲菲)9月6日,由四川省委统战部(省侨办)、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主办的第七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