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成都市成华区全力打造文旅新名片

来源:四川日报 2021-09-29 06:48   https://www.yybnet.net/

构建多层次泛旅游产业格局

2020年,成华区共接待游客18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02亿元。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在猛追湾市民休闲区望平坊纸云广场开展的文旅活动。

成都339电子烟花秀。

成华区北湖公园一角。曹省利 摄

初秋的成都,还颇有些盛夏的炙热感,比骄阳更火热的是网红地标的人气:从成都东郊记忆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339天府熊猫塔到建设巷,从轻食主义街区到滨河商业街……大批年轻人前来体验打卡。作为曾经的成都老工业基地,成都市成华区正以蓬勃向上的崭新姿态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时尚休闲潮玩首选地。

成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天府熊猫塔外,还拥有全省唯一以工业旅游为核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郊记忆;西南地区最大动物园——成都动物园;“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以工业朋克风为主题的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园区——完美文创公园等。在成华,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已形成独特的旅游特色,并不断扩充着旅游城市文化内涵,推动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成华区秉持“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商业为体”发展思路,倾力打造夜游锦江、东郊文创、熊猫之都“三大品牌”,创建国家A级景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等旅游品牌7个,打造文旅消费示范点位24个,通过创造多元化的城市新场景,蝶变为一个时尚、潮流、文艺的现代都市,成为游客的新宠儿、“后浪”的聚集地。2020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8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02亿元。□雨田 (图片除署名外由成都市成华区文旅局提供)

“都市看熊猫”首选地

全力推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争创国家5A级景区

“都市看熊猫,安逸耍成华。”这是成华区旅游的宣传口号。大熊猫被称为最能体现中国元素的文化名片之一,“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中的“大”就是指可爱的大熊猫。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成都,观光第一站就是位于成华区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全国唯一的熊猫都市乐园,是世界上圈养大熊猫最多的地方。据成华区文体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全省第一个游客接待量突破900万人次的旅游景区。

近年来,成华区不断挖掘熊猫文化资源,打造以“大熊猫IP”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0年以来,成华区全力推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一个占地3570亩的世界级大熊猫保护示范地、人与动物美好时光共享地将全新亮相。该项目将通过升级园区软硬设施,打造全新景观,并运用5G、大数据、AI等科技,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感。项目完成后,将向广大游客提供科普体验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以及冒险溪谷、无限山丘、探索密林、熊猫农场、宝藏湖泊、科学侦探(非游览区)六大主题区域。

同时,成华区还统筹整合开发大熊猫IP资源,积极打造“熊猫+艺术”“熊猫+文创”“熊猫+美食”“熊猫+研学”等泛大熊猫文化主题的新型生态旅游产品,创新构建大熊猫主题新消费场景,形成了独特的成华旅游特色,有效推动了城市经济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文化新地标和文产新高地

发展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旅游

成华,曾激荡着中国制造的先声,飞扬着实业兴邦的家国梦想:成都量具刃具厂、成都机车车辆厂、国营西南无线电器材厂、红光电子管厂……这些工厂最早都建设于成都市成华区。

如今,老工业基地已蝶变为文旅融合新高地,14处工业遗址被列入成都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两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网红打卡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东郊记忆、红仓·完美文创公园、中车·共享城、望平坊、420工业文旅街区……

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中工业遗产最多的城区,成华区始终坚持探索有效途径,通过引进更多文化、消费、生活新场景,打造后工业文明名片,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让这座老工业基地蜕变成为文创高地。

成华区将活化利用50万平方米工业遗产资源,建成10大特色主题产业园,100处“工业风、文创范”网红打卡地。101文创产业园、萌想星球107文创产业园、中车共享城、量子界数字文化双创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将梯次呈现,成为未来引领成都发展的新策源地和旅游新胜地。

现已打造完成的东郊记忆艺术区兼有工业遗址与现代艺术特征,借助“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品牌影响,打通了“创、展、演”链条,吸引了完美世界、繁星戏剧村、紫光影音等领军性文创企业的入驻,并且促成了中演华天艺术中心、量子数娱双创产业园和天府设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签约。同时,东郊记忆艺术区成功打造了音乐节、动漫节等品牌节庆,引入了大型展会、电竞赛事、时尚发布等活动,已然成为成华区乃至成都市四川省的文化新地标和文产新高地。

据了解,在东郊记忆艺术区,国际友城音乐周、中国游戏行业年会和抖音idou秀等数千场活动和展会相继在这里举行,进一步提升了成华区乃至成都市的文化、旅游吸引力。

“十四五”期间,成华区着力产业能级跃升发展,全力打造天府文创影视音乐百老汇、动漫电竞新潮地、数字娱乐新高地和时尚设计新兴区。重点招引发展一批“数字文创智能科技重大项目”“数字文创装备新经济企业”,创建1个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示范园区,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旅游收入、过夜游客数、游客人均消费“四个翻番”,成华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可期,潜力无限。

夜游经济网红打卡地

打造“夜游锦江”休闲旅游新名片

成都人夜里喜欢去哪里打卡?众多答案里,不乏成华区的339天府熊猫塔与猛追湾市民休闲区。天府熊猫塔、SPACE酒吧、贰麻酒馆、城市天际旋转餐厅、川派天井院落、几何书店、潮流咖啡馆……近年来,成华区通过产业调整转型创造多元化的城市新场景,实现了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蝶变为一个时尚、潮流、文艺的现代都市城区,成为游客的新宠儿、“后浪”的聚集地。

近年来,成华区积极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城市旅游的内涵,以推动城市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而夜游经济在丰富城市功能、拓展城市游憩中心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补充功能。当前,成华区全力打造的“夜游锦江”休闲旅游新名片,其夜游经济业态恰好与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理念相契合。

以成都“339”、望平坊、香香巷为核心辐射开来的夜生活盛景,是成都时尚娱乐消费的新场景,锦江经此穿城而过,夜游、夜娱、夜食、夜宿、夜景尽落于此。在成都市各区的典型夜间商圈中,成华区“339”夜间消费人群指数位列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后浪”聚集地。无论是天府熊猫塔上的旋转餐厅以及空中360度瞭望台,还是塔下的贰麻酒馆和TAO酒吧,都吸引着“后浪们”来到这里畅玩体验。

在塑造更多精彩文旅场景方面,2021年,成华区将建成国内一流的成都自然博物馆,规划建成“熊猫时空馆”“川剧茶馆”“特色民间博物馆”“非遗传承体验馆”“巴蜀派画廊”等50个标杆性时尚消费场景、50个社区生活美学场景、200个创新创意生产场景。新华坊、“学习强国”特色街区精彩亮相,成为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特色地标。

“成华区正以IP经济、夜间经济、二次元经济、美食经济、时尚经济为特色,塑造现代文旅产业发展体系。”据成华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华区还瞄准世界旅游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建设,打造旅游新名片,构建多维度多层次泛旅游产业格局。

漫步成华区,文旅街区、公园绿地、美食消费、社区生活美学空间串联交融,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十里听松的诗卷写下了千年昭觉的禅境,诗意栖居的生态成为憨态熊猫的乐园,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东郊工业的印迹,成华值得更大的期待。

成华旅游线路

从羊子山、昭觉寺等古代文化星火,到砥砺奋进的城东工业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断更新迭代的“成华文化”。

成华围绕3大文旅品牌、5大文旅地标和8大文商旅融合商圈,衍生打造了4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让我们一起走进成华,领略“熊猫都市乐园”的独特魅力。

旅游线路:

(一)一日精品游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湖生态公园-东郊记忆-猛追湾市民休闲区

(二)大熊猫文化之旅1.成华区内: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湖生态公园

2.区外联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星堆博物馆

(三)工业研学之旅中车共享城-完美文创公园-萌想星球107文创产业园-建设路美食街-东郊记忆-香香巷

(四)生态休闲之旅多宝寺公园-沙河城市公园-麻石烟云绿道公园-339电视塔

数 据

2020年,成华区接待游客18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02亿元,签约重大文旅项目11个,总投资达450亿元;

2020年新建及改造厕所65座,拥有旅游厕所28座,其中星级旅游厕所14座、A级厕所6座;

启动实施道路建设87条,建成投用蜀龙路等15条旅游交通要道,新开通景区直通车4条,新增完善旅游标识标牌1000余个;

新建成5G基站1000个,融入三大运营商、OTA、银联等7个第三方数据,建设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协调联动的“1+N全域旅游大数据智慧中心”,覆盖范围和数量居五城区前列;

创造“熊猫星球”世界级IP,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实施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占地面积扩大至原有面积的3倍,并运用5G、AI等智能化科技,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感;

立足成华工业遗产集聚优势,将全区18处、60余万平方米老厂房老仓库打造为文创新空间,建成投用东郊记忆、完美文创公园、量子界数字文化双创产业园、萌想星球107文创产业园4个主题园区,塑造西南文旅新地标;

建成开放望平坊、香香巷等“夜游锦江”品牌重要节点,推出“2+11”条特色文旅示范街区和“繁华肆锦·十二月市”新场景,全区6个街区和场景入选成都市首批夜间经济示范点位;

举办UCI(都市自行车世锦赛)等国际赛事,聚集近两亿人次关注;大熊猫主题全球直播网站pandapia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实地4K高清全景直播,点击量超8.5亿人次;天府熊猫塔电子烟花秀媒体播放量破3.6亿。

名 片

作为成都市五大中心城区之一,成都市成华区以“熊猫文化、工业文明”为两大独特文旅标志,拥有成都地标性建筑、西部第一高塔——339天府熊猫塔;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郊记忆两个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3A级及以下景区;“川西第一禅林”、千年古刹——昭觉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北湖生态公园等众多有特色、好口碑的景区景点。

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18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02亿元,签约重大文旅项目11个,总投资达450亿元。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部署要求,成华区以积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促进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声 音

打好“大熊猫”“大枢纽”“大文创”“大都市”等文商旅融合牌

成华区委主要负责人说,成华区聚焦打造熊猫之都、东郊文创、枢纽服务等文商旅融合品牌,加快建设成都自然博物馆等10余个文旅地标,成功创建了A级景区等7个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新华坊等“2+11”条特色文旅街区,望平坊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会示范点位;一体化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智慧化服务体系,成功引进了3家国际品牌酒店,开通投用了1条精品旅游轴线、6条景区直通车、50条幸福绿道,提档升级了18个旅游厕所,构建形成了“1+N”全域旅游大数据智慧中心;细化出台了《关于建设天府旅游名县的实施意见》,编制形成了“1+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为创建工作和成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成功签约华人探索世界等23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106个文商旅融合产业项目,总投资1560余亿元,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中国魅力都市文旅发展区”等称号。

未来,成华区将深挖“大熊猫”“大枢纽”“大文创”“大都市”等特色文旅资源,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打牢文旅基础、坚定文商方向、做好融合文章,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重点抓好依托大熊猫品牌打造旅游名区、发挥工业文明优势打造文创名区和推进文商旅融合打造都市消费名区“三大举措”。

新闻推荐

成都“双减”方案正式出炉

本报讯(记者赵子君)作为全国9个“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成都于昨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蓉宝机器人亮相2021-09-29 04:43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市成华区全力打造文旅新名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