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今年7月,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建筑工程、律师、公证这五个专业(系列)的290人新获得高级职称。记者注意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高级工程师77人中,有17人为破格评审;安全专业高级工程师83人中,有1人为破格评审;律师、公证员高级职称32人,其中17人通过二级律师破格申报……
像这些高技能人才,能够打破学历和身份的限制,推开技能人才职称认定的“玻璃门”,顶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得益于国家、省、市高技能人才职称认定的一系列政策。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看来,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界限,破除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天花板”,建立起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既有利于激发队伍的活力,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接下来,要逐步拓宽贯通领域,扩大贯通规模,鼓励企业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并行设置、层级互相对照,以提高岗位吸引力。
出政策
推动高技能人才数量跃升
9月30日,“技能成都”形象标识发布,由品牌LOGO和“技能为骨 匠心为魂”宣传标语构成,整体呈现红、黄、蓝三色。分别代表历史文化的接续传承、青年技能人才的朝气蓬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图形中还有腾飞的巨龙和奔跑的熊猫,整个形象标识传递出成都推进技能强国的坚定决心和美好愿景,将在今后全市各类技能人才工作场景中广泛运用。
这也意味着成都技能人才工作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利好政策频出,为技能人才创业、就业、筑梦创造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针对高技能人才,成都市建立工匠人才资源库、技能人才数据库,支持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建设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6个、成都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90个,引导企业一线产业工人立足岗位、提升技能,推动高技能人才数量跃升。
安居才能乐业。在对技能人才的服务保障上,从“点对点供应”转变到“全方位覆盖”。优化公共服务,为技能人才落户成都提供便利服务,目前已吸引7880名技能人才通过人才政策落户成都。加强技能人才住房支持,2020年新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项目39个、面积194万平方米,加大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对产业功能区从业人员保障力度。
截至目前,成都技能人才总量达255.36万人,即将迈入国内一线城市方阵;高技能人才总量78.24万人、占比达30.63%,这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面向未来,一幅培育技能人才的蓝图正在展开……
本报记者 王雪钰 李菲菲
新闻推荐
今年5月底,李宁全国首家城市主题概念店在宽窄巷子开业本报资料图片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的首店经济一直蓬勃发展。2021年1...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