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记者 张泉 董瑞丰) 一项由中外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围栏工程,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动物迁徙和基因交流,阻碍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现,建议对计划建设和正在建设的围栏进行科学评估,并采取预防、调整措施降低潜在风险。
该研究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孙建研究员和梁尔源研究员联合冰岛农业大学、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孙建介绍,围栏功能属性多样化,如可用于禁牧和退化草地恢复、可作为国境边界线等。尽管一些围栏能够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有利于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但也导致了生境进一步破碎化,阻隔了动物迁徙和基因交流,成为伤害野生动物的无形陷阱。
该研究认为,建设围栏需要考虑其对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开放跨国界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或采用临时性围栏、可穿透围栏等以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新闻推荐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今天的成都要告诉你的事。随着2021中国·成都首届城市户外多项赛等渐次铺陈,成都“绿道运动生活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