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有媒体报道星巴克存在篡改保质期售卖过期糕点等食品安全问题。一时间,“星巴克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随后,星巴克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两家门店。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出现安全问题。有自称为星巴克离职员工的爆料人反映,星巴克门店篡改保质期的行为并非孤例。
星巴克华东北区被约谈,责令整改15处问题
12月13日,星巴克发布声明称,“我们已经关注到有关无锡星巴克两家门店的报道。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星巴克称,已于第一时间关闭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12月13日晚间,无锡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声明称,已初步核实涉事星巴克门店有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标识等行为,已责成两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无锡市场监管部门还同步对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开展排查,发现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零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均已责令整改。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对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进行行政约谈,要求公司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落实整改。
12月13日夜,星巴克表示,“经过调查,我们已确认12月13日媒体报道的两家无锡门店的伙伴(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我们责无旁贷。这两家门店的情况,高度警示了我们在食品安全标准的日常执行中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向所有星巴克顾客致以最诚恳的歉意。”
在上述两家门店出现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后,有其他自称为星巴克离职员工的爆料人向记者表示,自己曾工作的门店也有篡改保质期的行为。
“店经理在培训时就让我们将快到期的食品材料标签撕掉并贴上新的。”李小侠(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江苏某市一家星巴克工作,原本公司有明文规定,要在食品材料旁放上一个定时器,用于提醒到期时间,但是店经理却告诉员工,不需要管定时器的提醒,如果响了按了就好。当时所在门店甚至出现原本三小时就过期的食品原料却使用了一到两天。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地门店曾被起诉
记者注意到,不久前,星巴克部分门店曾因食品问题被处罚。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1月24日,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盐田壹海城二分店因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台式月饼),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盐田监管局决定对该分店处以警告。
此外,成都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重庆商业大厦分店、重庆城市阳台分店等曾因产品责任纠纷被起诉。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星巴克的投诉也多为食品安全问题,吃了拉肚子,喝出苍蝇等。
星巴克中国官网资料显示,“我们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以确保从源头供应、仓储物流到门店运营,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伙伴(员工)奉客的每一个环节,为顾客提供安全和高品质的食品和饮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目前星巴克所有门店均采用店长负责制,以业绩为导向,以利润为方向,所以对于食品安全很有可能出现睁只眼闭只眼的行为。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2021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举行 在蓉大数据企业超过700家
12月14日,以“共筑产业服务生态,共享数字发展机遇”为主题的2021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新经济发...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