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楼市新房供应呈现改善化趋势,市场上项目品质整体显著提升。在这种大趋势下,今年成都新房供应涌现出四大关键词:“低密”,因近年供应土地的容积率普遍偏低,使得今年低密社区显著增加;“叠拼”,由于土地容积率限制,叠拼产品大量增加,尤其是在下半年,呈现出主城叠拼集中供应现象;“新中式”,今年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也让成都楼市住房产品更加丰富,新中式建筑迎来热潮;“绿色建筑”,随着今年装配式建筑比例的再次提高,“绿色建筑”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低密改善项目持续增加
叠拼市场认可度提升
近年来,成都改善供应持续增加,今年依旧保持这一趋势,且大户型的低密社区比例持续上升。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150㎡以上房源占比提升。如中海浣云居、新希望锦麟壹品、东叁金茂逸墅等,均为容积率在2.0及以下,户型在150㎡以上的房源。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认为,对于购房者而言,低密的产品形态往往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而在“低密”土地的持续供应下,市场上叠拼房源供应明显增加,人气也持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成都“5+2”区域叠拼供应量已超3000套,市场认可度整体提升。
具体来看,德信麓湖云庄、云门天玺、华发统建锦江大院、融创至和雅颂等项目均为纯叠拼设计,而德商石榴春和天骄、绿城桂语朝阳、中海浣云居、奥园麓语ONE等项目则为“高低配”。其中,德商石榴春和天骄为双限地项目,是主城区中的高性价比叠拼房源。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现如今土地拍卖的相关限制制度越发科学,从拍地之初就大致设定好这块地上的产品形态范围,以免后期打造中出现过于雷同的现象。
新中式建筑集中涌现
亮点各异引发市场关注
除了叠拼供应明显增加外,新中式建筑也在今年集中涌现,如建发央玺、建发央著、融创至和雅颂等,都各具亮点。
建发央玺以仿照成都古城“大城、蜀王府、少城”的规制打造其示范区及高层和叠拼,将中式建筑园林与成都地域文化相结合,一经亮相便受到高度关注。而建发央著作为建发布局成都的第二座王府中式大宅,依旧受到市场高度关注。该项目将国风与蜀风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产品。
融创至和雅颂则为“宋风”纯叠拼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将现代的技术生态与宋式的生活美学相结合,既传递了宋文化,又升级了现代人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购房者青睐。
绿城凤栖鹭鸣为绿城首个“新宋风”战略级作品,内含高层与合院产品。项目中融入了宋代建筑风格,整体色调较为淡雅。同时,其高层内部也将“宋风”运用得较为全面,保障了业主居住的生活品质。
装配式建筑比例增加
“绿色建筑”成热门话题
今年9月,在“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为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和建造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都出台规定:所有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装配率均不低于40%。这让“绿色住宅”再次成为今年高频词汇。
在今年6月,万科天府锦绣项目就凭借高水平呈现了四川省装配式建筑及智能建造场景应用,受到业内外关注。据了解,万科天府锦绣采取装配式内装+主题适度预制的组合方式,在装配装修细节以及智慧工地打造上亮点频出。
而今年开盘两次的金茂府则打造了12项科技系统,如地源热泵系统、毛细管网辐射系统等,用地下热能交换能量,通过毛细管网传递温度,使得房间内达到恒温状态。这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满足了节能减排的建造要求,让“绿色、健康、生态、科技”的生活成为现实。
除此之外,专注打造绿色建筑的朗诗,也在成都打造了朗诗熙华府、德商朗诗熙华天玺等绿色科技住宅。目前朗诗熙华府已交付入住,德商朗诗熙华天玺则已售罄。居住体验究竟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戴安娜
摄影记者:魏麟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郎麟)昨(16)日,市委副书记廖文彬会见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李光镐。廖文彬欢迎李光镐一行来宜参加2021中国国际名酒...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