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拍摄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圣诞市场
装饰着闪烁彩灯、冬青树枝的木屋排满了街道,琳琅满目的手作饰品、玩具摆上摊位,空气中弥漫着热红酒香,市场里回荡着圣诞颂歌……大大小小的圣诞集市把欧洲各大城市的广场装点成冬季奇境,向人们宣告着节日和新年的临近。
经历过去年圣诞集市因疫情关闭后,很多欧洲人倍加珍惜今年的集市。戴口罩、查验健康通行证、保持安全距离,也无法延缓市民和游客的脚步。一位蜡烛摊的摊主说,今年圣诞集市能够重开令人欢欣鼓舞,但受疫情和防控措施影响,今年的生意比两年前少了一半。
这个圣诞几多忧?
三分之一法国普通家庭
对圣诞假期感到悲伤和焦虑
目前,许多欧洲国家已采取新的疫情防控措施。英国、丹麦、奥地利等国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法国和瑞士也加强了对“疫苗护照”的要求。多个欧洲国家还出台措施,关闭夜店,对酒吧、饭店和室内活动设置人数和营业时间限制,强制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人居家办公等。荷兰从19日起至2022年1月14日将实施更严格防控措施,关闭所有非必需公共场所。
第二个疫情中的圣诞季,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增添了不确定性,给欧洲消费者投下更大的心理阴影。近期,法国舆论研究所和团结捐赠协会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法国普通家庭对今年圣诞假期感到悲伤和焦虑,近一半法国人“经常”或“有时”害怕自己陷入贫困。
在能源价格飙升的情况下,欧洲低收入家庭将很大一部分支出花在能源账单上,工资如果没有明显上涨,就会抑制消费支出,阻碍冬季消费复苏,继而拖累未来几个月欧洲经济复苏前景。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工人因患病隔离而缺勤,疫情浪潮可能会在冬季对生产造成阻碍。知名金融机构荷兰国际集团认为,欧洲经济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的增长会显现疲弱。
今年圣诞有点“贵”?
通胀压力持续
压缩消费预算
“食品、杂货等价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现在每周养家糊口的钱几乎是以前的两倍。”在马耳他一家公司当秘书的杰德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马耳他工程师斯特凡也对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表示无奈。他说,他和妻子需要抚养三个孩子,但无论怎样减少外出就餐或叫外卖等“奢侈行为”,他们的工资依然支撑不到月底。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通胀率攀升至4.9%,创25年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27.4%,是推高通胀的主因。能源价格上涨直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已经“脱欧”的英国也同样面临通胀压力。英国零售商协会首席执行官海伦·迪金森表示,劳动力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运输成本上升已经明显影响到消费价格。“从农场到分销领域,整个供应链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正推高成本,造成货架上出现一定的缺货。”
由于短期内通胀没有放缓迹象,很多欧洲民众不得不为圣诞节和来年压缩预算做好准备。此外,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和运输成本走高加剧了零售商的困境。
“中国礼物”不缺席
全球圣诞用品
约80%来自中国义乌
波兰是“中国制造”商品西行进入欧盟的门户。在首都华沙近郊,有一座专门销售中国商品的中国商城。圣诞节前夕,华沙中国商城的六栋商业大楼里每天熙熙攘攘,货架上各类应季节庆商品琳琅满目,商户们忙着接待一批又一批顾客。
一位店主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所有产品都是中国制造,有装饰品、圣诞礼物袋,还有许多给孩子们的礼物。今年的销售额相当不错,比去年好得多。”
这位店主说:“我们不仅有来自波兰的客户,也有来自白俄罗斯、乌克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邻国的客户。”
随着圣诞节进入倒计时,英国市面上圣诞货品同样供不应求,“中国制造”成为抢手货。
数据显示,全球圣诞用品约80%来自中国,而中国生产的圣诞用品约80%来自浙江义乌。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勤亮说:“总的来看,今年圣诞用品的销售情况比去年要好,较去年销量提升了22%。”
来自义乌的“中国礼物”顺利抵达欧洲,离不开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支持。作为串联中国和欧亚大陆的重要铁路枢纽,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欧班列安全高效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圣诞前夕,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圣诞树、圣诞服装、玩具等货物,从中国驶往万里之遥的欧洲。“圣诞节来临之前,我们的货运量增加,中欧班列的班数也增加了,比平时更多、更繁忙。”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机务段司机江彤说。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6个方面深化合作 2021成渝地区专业人士合作峰会在成都开幕
本报讯(记者李菲菲)12月24日,“2021成渝地区专业人士合作峰会”在成都开幕。会上,四川省委统战部、重庆市委统战部共同向天...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