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村护岸遗址,与杭州良渚水利遗址同为史前最早水利遗址。 成都市水务局供图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12月27日,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今年6月,成都市开展水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及相关工作,由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组建专业队伍,历时半年完成了对全市14335平方千米的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查明水文化遗产资源1507处,其中物质类水文化遗产资源1165处,非物质类水文化遗产资源342处。重点筛选出江渎庙、浣花游江、文脉堰等20处具备利用潜力的特色资源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具体利用建议。
普查报告包含文字50余万字,图片5000余张。总体评价是:成都水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大、品位高、特色突出。
据普查组负责人介绍,普查工作成果丰硕,其间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资源。如“四渎之首”江渎庙遗址、与杭州良渚水利遗址同为史前最早水利遗址的红桥村护岸遗址、中国最早的四座水电站之一贯子山(玉虹桥)水电站、全国唯一的水事衙门三县衙门、饱含地方故事的东部新区海螺古桥群等,每一处都体现出成都深厚的治水传统。
目前,成都市正在申报《成都市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地方标准。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进一步丰富了天府文化中的水文化底蕴和独特内涵,为全市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曾昌文)时值年末,近段时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法院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