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彭州新闻 > 正文

义重锦官城(上) —杜甫与成都 儒家与华夏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1-25 03:07   https://www.yybnet.net/

—杜甫与成都 儒家与华夏 郦波。陈羽啸摄

听郦波讲杜甫,观众陷入思索。

□郦波

大江东逝水,万古竞风流,巴蜀多骄子,一脉耀千秋。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省于2017年开始组织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已推选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10位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人大讲堂”公益活动,即是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品牌重点活动之一。“名人大讲堂”每月设置一位四川历史名人“主题月”,邀请2至3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于周一晚固定在四川省图书馆星光大厅开讲。

11月19日晚,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四川省图书馆协办的“名人大讲堂”公益活动,迎来第二期开讲嘉宾——著名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开启了一场名为《义重锦官城——杜甫与成都儒家与华夏》的人文讲座。郦波从三首杜甫诗歌入手,剖析了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内心世界,从音韵训诂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观众带来锦官城里“不一样”的杜甫。

本报根据讲座录音整理,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春夜喜雨》休养生息

四川的朋友们,网上观看直播的网友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能够来这儿和大家做交流,我特别兴奋,为什么呢?主办方非常聪明,很少有讲座会放在星期一晚上。这个时代有一种焦虑症,叫“周一焦虑症”,周五则是“狂欢症”。周一特别焦虑,漫长的一周怎么度过?在这个晚上我们进行一次思想碰撞,共度一次文化之旅,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周一,也因此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周。为此,来的路上我很兴奋,事实上我已经做过不下千场讲座了,但很少像今晚这么兴奋,所以刚才我口占一绝:

《入蜀怀蜀中诸先贤》

自古英豪皆入蜀,夔门一出便成龙。

侧身华夏常怀汝,霁月光风铸鼎钟。

这也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头两句是俗语,非常有名。古人说“自古文人皆入蜀”,我想想不够,不光是杜甫、黄庭坚、陆游,还有诸葛亮、刘备、李冰父子,也不是四川人,所以应该是“自古英豪皆入蜀”。另一俗语是“夔门一出便成龙”,四川很多人一旦出了夔门,那就不得了。李白、苏轼、朱德、陈毅、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都是四川人。

很多事情其实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这一次我来成都讲杜甫,前段时间正好行走在湘潭、耒阳、岳阳、重庆,这次又从重庆来成都,完全是杜甫晚年反过来的路线。我小时候住在山东,八岁时搬到兖州,住在兖州东门边,而李白与杜甫最后的人生分别就在兖州东门城下,所以我觉得到这里来讲杜甫,真的是冥冥中注定的事情。

说实话,我相信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杜甫,而是喜欢李白,我也是这样,但人过中年之后越发喜欢杜甫,这其中应该有一种深刻的人生规律。人生路漫漫,没法全展开,这里,我讲杜甫的三首诗,期待从微观角度,从三首个案分析走入杜甫的内心,走入那个时代,走入华夏文明的深处,当然也走入杜甫与成都的缘分。

第一首诗看“义重锦官城”的讲座题目就知道,毫无疑问是在成都写的,讲到这首诗我非常感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其实是面临诗歌发展史的历史转折点。在这一年,号称“诗佛”的王维死了,第二年号称“诗仙”的李白死了,如果“诗圣”杜甫这时没有作为的话,对于唐诗来讲几乎是灭顶之灾。幸好,杜甫写了这首具有救赎意义的诗,虽然这首诗看上去不起眼,但我觉得太重要了,即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在成都草堂写下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有一个细节,刚才有朋友在跟着读到“野径云俱黑”的时候,他很用力地念了一下,我知道他要提醒我读“野径云俱黑he(四声) ”。但按古音的话,这个地方要读he(入声),不过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语言土壤,就宽泛一些。要真正按古音读,这首诗有大量入声字,八句里只有两句读音不变,其他全都要变,这叫音韵学。曾国藩曾经有个著名的“八本堂”之论,说“治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但后来北方语系南下,大家都学普通话,所以我主张对孩子们要宽泛一点,不过也要尽量知道,古诗词是尤其要讲音韵的。川大有一位李佳杰同学,特别好,当年参加“中华好诗词”,我特别欣赏他,我一点都不掩饰对他单独的欣赏之意。四川话是西南官话,其实分不出入声字,他每个入声字都读得出,非常好。反观我们现在没有大师,就是因为没有产生大师的土壤,文化断层断得太深了。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在什么地方?从训诂学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联最重要的是哪个字?“知”,“当”,“乃”?其实是“节”,这也是个入声字。为什么我们现在讲气候这个词,气候是从节气来,中国人很聪明,知道要细分,《说文解字》说:“节,竹约也”,这是从竹子里头获得仿生学经验,有“节”方能直而高。然后一年分了24节气,这叫气。候呢?一节气有三候,每五天为一候,一年又分为72候,所以真正的好雨知时节,最好的雨是什么节气,立春之后是雨水,雨水之后才是惊蜇,没有雨水的话,生命都不会惊动。这个雨水的节气是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万物萌动。一候獭祭鱼,在这首诗里你不要小看,如果忽视到后面就容易忽略了。二候鸿雁来,三候万物萌动,说的是生机,华夏文明其实最注重的是生命,是生机。

浣花溪上的渔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就是应乎节令而来的,这是好雨,内在是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杜甫的理想是什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个君指的只是君王吗,他说到尧舜的境界,再往上三皇五帝,合乎天人合一之道,这是最高境界。然后是随风潜入夜,你说这雨好吧,白天不下,不扰人工作,晚上大家睡了,它才开始下,又不惊扰你,所以用潜入夜,特别好。

润物细无声,这个润物的雨太关键了,最关键的放在最后说,我现在不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二联说的是他听到的,随风潜入夜,而且潜入也说明万籁俱寂,这时杜甫内心极其沉静,如果没有静到极处,他是没有办法听到细雨潜入夜的,说明他的心灵和大自然已经融为一体,这个状态特别好。

然后第三联是杜甫出来看到的,野径云俱黑,晚上很黑,天地浑沌一片,但江船火独明,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场景,暗夜里,有一盏灯光,那个光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王阳明的学生徐樾不明白心学精要,请教老师。

江船之上,王阳明指着蜡烛问:“这是什么?”学生答:“这是光,”

王阳明又指着船舱的空白处问:“这里呢?”徐樾说:“这也是光。”

王阳明又指着船舱外光亮处问:“这里呢?”徐樾说:“这也是光。”

阳明先生点头说:“光,不只在烛上!”学生顿悟。

王阳明临终的时候,辞官归乡,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可离乡还有数十里水路,阳明先生却撑不住了。他早上起来穿得干干净净,说我要走了。学生流着泪问老师还有什么遗憾?阳明先生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就是光,暗夜里的光亮!

当然,老杜这里的光还不止于如此。江船火独明,说明什么?种地的人睡觉了,可是捕鱼的人呢,这可是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一候獭祭鱼”,因为“细雨鱼儿出”啊!杜甫观察得多么细致,他就是在草堂的水槛观察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下细雨的时候,鱼儿要到水面去,这是捕鱼的最好的时候。农人休息了,渔人正在打鱼。看到远处浣花溪上一点渔火,老杜此刻心中是什么感觉?这就是第四联了,老杜想到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个“看”在二四六的位置上,大多读平声,“湿”反倒是一个入声字。花重锦官城,很多人都觉得重这个字用得太重了,这个花怎么是重的呢?一般都觉得花是轻的啊。

花重锦官城,有典故吗?好像没有,从头到尾就没有,锦官城就是成都嘛,那为什么不叫花重成都城,可不可以?当时已经叫成都了嘛。不可以!老杜很细致,因为锦官城不是成都,大家说不会吧,郦老师你不要说瞎话,我们四川人都知道成都是锦官城。其实不全是。锦官城就是成都的少城。老成都分大城和少城。《文选·左思<蜀都赋>》:“亚以少城,接於其西。”刘逵注:“少城,小城也,在大城西,市在其中也。”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少城,就在城西,在浣花溪和大城之间,杜甫说花重锦官城,这个区域位置把握得很准。当然,后来锦官城渐渐可以代指整个成都。

老杜在成都有四喜

那么,花重锦官城的“锦”呢?有个成语叫“锦上添花”,大家有没有想过锦上为什么要添花呢?从训诂学的角度看,锦,“襄邑織文”,邑疑为色,添色绣图的意思,所以从金字旁,是重色,很突出的颜色,绣图案,什么图案最适合绣在锦上呢?花!论颜色的丰富性,那自然没有比花更能体现的了,所以除了锦上添花还有鲜花着锦,还有花团锦簇。古人认为花团锦簇,就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所以花重锦官城其实写的是什么呢?对生命的一种期待,对生机的一种期待,杜甫为什么在一首《春夜喜雨》里对生机如此之期待呢?

因为是喜雨,很多人觉得这首诗最重要的字是“喜”,大家看这里头有几层喜?这里头其实有四喜,哪四喜?

其一,时节之喜。夜是春夜,节气是雨水,所谓春雨贵如油,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开篇说好雨知时节,这是议论开篇,已点明时节之喜。

其二,天下之喜。杜甫为什么到成都来?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为躲避战乱,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但偏逢天下大旱,关辅饥谨。这一年特别关键,因为这场大旱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杜甫和李白。杜甫在华州、秦州待不下去了,只有拖家带口入川;而因为这场大旱,皇帝下诏书赦免天下,李白被流放到夜郎,走到四川就被大赦了,所以李白当时在夔门高兴得“朝辞白帝彩云间”。

而这时,杜甫身在成都,天下还是饥旱不断,一场春雨下来,你想想他会是什么心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恨不得全天下都下雨,然后老百姓就有好收成了。但是他的感怀往往是由己及人,他的欢乐也是从自己身边开始的,就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从孩子们抱我的茅草开始的。

其三,草堂之喜。杜甫是759年末才入川,一开始住在寺庙里。古人经常流落,到哪里没地方住就住寺庙,苏东坡刚开始到黄州,也是寄住在寺庙里,后来在城东申请了一片荒地,高兴坏了,名字改成苏东坡,如果是在城西就叫苏西坡了。

杜甫也没有办法,他一直在寺庙里面也不行,所以后来建了一个草堂,对杜甫来讲,这个草堂可谓是生命中灵魂的重要归属。

杜甫是怎么建的草堂呢?冯至先生当年以为是成都尹裴冕帮他的,但今天来看,其实是众筹。杜甫是一位众筹大诗人!杜甫为什么到四川来呢,当时他的好朋友高适在做彭州刺史,蜀中还有他的表弟和很多好友。他主动给萧实说,你给我一百棵桃花树吧;又主动跟韦续说,给我几十棵竹子吧……结果众筹把草堂建起来了,才住进去就是一场春雨,他很高兴。前面都是流离失所,惨到这个地步,这时候草堂建起来了,还可以遥望锦官城,而且还有一个邻居叫黄四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苏东坡喜欢杜甫,经常抄他这首诗。但也可惜说“千朵万朵压枝低”用了拗句,格律不完美。《江畔独步寻花》组诗共七首,前面写找人喝酒不得,恼花恼春,后来遇见“桃花一簇开无主”,然后又走到黄四娘家,“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这个状态很可爱,为什么呢?因为第四喜要来了。

其四,挚友之喜。期待严武到来。严武,唐朝中期大臣,虽是武夫,也能写诗。杜甫在成都住了三年零九个月,与严武关系密切。严武常带着仆从和酒肉来看望杜甫,杜甫写道:“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鞍。”

杜甫和严武的朋友圈

严武比杜甫小14岁,但严武居然叫杜甫“杜二”,我们现在觉得对别人很不尊敬,很二吗?不是,因为杜甫排行第二。严武很照顾杜甫,让他在蜀休养生息,得到生命中的喘息。

在严武之前,杜甫应该得到了高适的照拂。当年高适、李白、杜甫,梁园聚会。李白就因为梁园会,作《梁园吟》,收获了人生最后一次婚姻与爱情。所以,你想想,杜甫、高适见证了李白最后一次爱情,那是很铁的关系。人家是文人,要是武将的话,早就梁园三结义了。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就是杜甫写下春夜喜雨之后,严武来做成都尹,他和杜甫的关系更不得了。比如他做了一段时间又回朝廷去监修二帝陵,严武一走,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失去靠山,就赶快跑到梓州去了。后来吐蕃入侵,高适治蜀不能,严武重回成都,任成都尹与剑南东川节度使,杜甫才又回转成都,所以杜甫在川八九年,在成都总共待了三年零九个月,都是与严武相始终的。

为什么公元765年(唐代永泰元年)杜甫最后离开成都了呢?因为就在这一年,严武死了,高适也死了。尤其是严武最关键,杜甫特别欣赏严武,因为严武的性格特别像杜甫的二叔杜并。杜甫的爹叫杜闲,爷爷叫杜审言,他们是巩县人,曾祖父做过巩县县令。杜审言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才气纵横,目中无人,性情豪放,口无遮拦,经常说王羲之幸亏死得早,要是活在当下早就被我气死了。后来杜审言得罪人,被贬官,当时带着杜并去了,杜并当时13岁,跟着杜审言到了江西吉安。但杜审言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到哪儿都得罪人,做司户参军,得罪了吉安司户,顶头上司郭若讷很讨厌他,就找司马周季重害他,诬告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并只知道老爹是周季重构陷的,就怀揣一把匕首,天天在周季重家周围转。有一天,杜并等周季重宴请宾客时,就扮小厮进去,摸到周身边行刺,旁边的兵士冲上来,乱刀砍死了杜并。周季重也重伤不愈,奄奄一息,临死前,他说了一句非常懊悔的话:“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这个不得了。当时的大文豪苏颋为杜并题写了墓志铭,全社会都传遍了,杜甫很骄傲,说我竟有这样的叔叔!无独有偶,严武竟也是这样的人。

严武的父亲叫严挺之,中书侍郎,后来纳了小妾,专宠,就害他的正妻,也就是严武的妈妈。严武才八岁,看妈妈天天以泪洗面,一问是小妾所害,就怀揣一把锥子,等小妾睡觉的时候,一锥子就把小妾给扎死了。后来家人为平息事端对严挺之说严武“戏杀之”,说小孩子不懂事,一不小心戳死的。但八岁的严武却直面他爹说,“安有国之大臣,宠妾而薄妻乎?”我早就预谋已久要杀她,不是什么“戏杀之”。严挺之愣了半天,说了句“真吾儿也”。意思是好样的,爹看好你啊。严武和杜并很像,敢作敢当,所以杜甫很喜欢严武。再加上杜甫和严武,如果从当时的唐代政治关系论,像从与杜审言关系很好的苏颋、张说,到张说器重提拔的张九龄、房琯,再到张九龄器重提拔的严挺之,再到房琯器重提拔的严武,再到杜甫为房琯直言而丢官,再到这些人共同的政敌,也就是口蜜腹剑的大奸臣李林甫,我们就知道他们其实是一个朋友圈的,就会知道成都与严武,对于杜甫来说,意义有多么重大了。

新闻推荐

彭州进京推介中医药产业

早报讯(记者李玥林)11月19日,彭州市“2018成都·天府中药城”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从成都到北京,彭州中医药产业跨越千年蜀...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义重锦官城(上) —杜甫与成都 儒家与华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