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彭州新闻 > 正文

党建引领共治 美好街道共建 品质提升共享 彭州市丹景山镇以“街长制”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

来源:成都日报 2018-12-21 01:05   https://www.yybnet.net/

古有蜀中村落花村,以牡丹为最;今有“水上花村、水上茶城”。开渠引水上街,沟宽水浅,任其戏水游玩。

走进花村街,吸引你的不仅仅是蜿蜒的流水,还有绽放的鲜花,白白的墙面中镶嵌着的牡丹文化以及各种刻楹联挂匾额。成功“美颜”的花村街,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努力。花村街的改造过程激发出的共建意识,为共治共享社区发展治理格局迈出坚实的一步,是丹景山镇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和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在彭州市城乡管理局指导下,丹景山镇以“最美街道”创建为契机,丹景山镇坚持“先自治后整治、一街一策”原则,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广泛发动群众,对花村街风貌进行打造提升,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凝聚

改不改 怎么改 群众说了算

花村街位于丹景山镇关口场社区,因近几年鲜有整修,街道显得斑驳破旧、凋敝不堪,路过的人只在街口打望两眼便离开。怎么把游客留住,在花村街走一走,转一转?花村街从“环境改造”破题,党员示范引领,实行“双街长制”(社区主任为其中一名街长,再民主推举一位为群众街长),激发出村民广泛参与的热情。

今年69岁的夏进东便是这里的群众街长,“以前我是志愿者,比较热心于打扫街面卫生等。”今年6月,在第三次坝坝会上,大家推举他为群众街长,“60多户的村子,都是熟人,我有我的特殊优势。”彼时的花村街,大多数社区群众并没有参与意识,居民意见不一,“有的强烈反对,有的漠不关心,只有极少数居民表示支持。”夏进东说。社区书记干脆拉上居民们一起开坝坝会,让大家群策群力,“改不改?怎么改?谁来改?”均由居民自己说了算。在一次又一次的热烈讨论中,果然调动了大部分居民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按照“谁受益、谁出钱、谁管理”的原则,群众作为特色街区打造的参与主体,在党支部引导下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共建委员会”“共治委员会”,居民自筹资金,积极出工出力。为解决资金难题,街长和群众街长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街长带头出资,党员示范引领,每户自愿出资,共筹集资金36400元,用于立面风貌整治。同时,民主推选出5名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资金收集、管理、运作等进行监督。

齐心协力

背街小巷创建“最美街道”

花村街美颜后,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景致,王大哥门前小桥流水,周大姐的后院满园春色、吕阿姨家的橘子树硕果累累、改造后的花村街名副其实。然而,以前大家的“小聪明”都用在了不愿放弃自身的“小利”上——围墙不愿拆、路道不愿让、树木不让砍,导致交警队至花桥市场游步道建设项目一度搁置。

针对这一情况,自建委员会代表,志愿者以及热心的邻里纷纷加入到帮助其转换思想的队伍。不懈的思想工作终于起到了效果,居民们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游步道建设:温师傅主动让出后院近1米宽的路道、居民黄大成也自愿拆除自家后院围墙退让约1.5米宽土地、居民杨廷甫主动迁走老人坟地、8户居民自行清理原有杂树……一项项暖心举动最终成为关口场社区发展治理的“助推剂”,为改造花村街行动增添助力。

在花村街打造过程中,又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打造过程中停车不便;20余户居民的雨棚为钢架棚架,与花村街整体风格不协调;针对沿线约760米乱牵网线需自行整改……”社区书记说,“开了13次坝坝会,一次坝坝会解决一个问题……”通过坝坝会的形式,组织共建委员会成员进行讨论、研究,还制定了十五条居民公约。

看着整洁美丽的街道,有居民突发奇想,不如再把之前的老石槽、小盆栽、景观造型拿出来把家门口也装饰下。其他居民纷纷效仿,有的改建石桥,有的砌小围栏,有的干脆把自家的大石缸拿出来,放几条小鱼,点缀几朵小花……居民们自发装点门庭的景观,别具一格,更让花村街锦上添花,为“最美街道”的创建出一份力。

环境产生红利

共治共享成内生动力

花村街的美景,慢慢吸引着过往的游人进来一瞥究竟。然而,不到五分钟,游人们便离去,“没有卖物品的,来得快去得也快。”社区书记说,坝坝会上,共建委员会成员就提出来,打造得这么漂亮,应该打开门做生意。

然而,要想吸引更多的游人光顾,必须持续维护环境。“现在水质变好了,花也美了,我们不能有污染及损害环境的行为。”于是,居民们一边策划着开铺子,一边选出了他们的“花司令”“水司令”等28名共治委员会成员,负责维护、管理沿街基础设施建设、水质、花草、环境卫生等,“‘花司令’就负责对景观进行管理和维护,‘水司令’就对两侧水源进行管理维护,制止沟内洗衣服、洗鞋、洗菜、洗拖把的行为。”

如今的花村街,只要有乱扔垃圾、在水沟洗拖把、乱摆放杂物在门口的行为,很快就有人来劝止。而刘应贵算是其中一个。环境改造前,刘应贵在街口做生意,“生意很一般,很冷清。”环境改造后,他挪到了街道里面,“生意比以前还好些,周六生意很好,我进了一些民族服装的货,有一天居然卖了三套。”尝到了甜头后,刘应贵对环境的事情更上心了。环境与产业的双轮驱动,正在这个古老的街道里日益凸显。

花村街上的商铺慢慢打开了,“春节前14间商铺要开张。”丹景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久前,街道刚成立了“共营委员会”,由5名商家组成,“希望通过环境治理,能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新闻推荐

彭州采风曲艺作品亮相首都 11个曲种尽展美丽乡村魅力

《彭州牡丹苏州月》剧照昨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美丽乡村’主题曲艺原创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党建引领共治 美好街道共建 品质提升共享 彭州市丹景山镇以“街长制”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