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朝伦 文/图
近日,距离成都双流县城近20公里的农村学校——华阳西寺小学出了件新鲜事:走在校园里,同学们一不小心就会碰上蓝眼睛、高鼻子的洋老师,对着同学们“Helo”、“Hi”地热情招呼。大胆的同学,还会上去和他们叽里哇啦比划一阵。而这样的场景,随后也陆续出现在成都新都区、郫县的一些学校中,包括一些农村中小学里。
从这学期开始,成都和各区县教育部门积极行动,配合各学校邀请外教,以推进教育国际化。在成都区县许多中小学校,外教,正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师队伍国际化:师生长见识又增知识
双流东升一中的外教HarryPe-terSimpson到校未满一个月,却对师生的热情、大方有着深刻的印象。3月5日他第一天到校,恰好碰到学校开展“文明小使者”义务打扫街道、到社区养老院慰问老人等活动,这位来自英国的小伙子大为感动,丢下行李就参与到师生们的活动中,当起“国际雷锋”来。学校老师毛兴杰给他讲雷锋的故事,让他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也对这位初来乍到的老外很热情,趁着干活、吃午餐的时间,就三三两两和洋老师交流起来,单词量不够用,就口手并用地比划,大家很快打成一片。
不只在中小学,郫县示范幼儿园也请来了外教。每到外教上课的时间,小朋友就特别高兴。新来的Josh老师不但给孩子们上幼儿英语课,还教大家唱英文歌、做游戏,孩子们都说,Josh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外教,过去只能在一些大城市的好学校看见,如今在县城甚至农村学校都有了,学生们觉得有意思,老师们也觉得很新鲜,时不时就会有本地老师坐到教室后面去“蹭课”,看外籍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新都二中的老师张新就常去听外教上课,她发现,外教上课都比较活跃,课堂上,外教总是笑容满面,话语友好,游戏多,活动多,互动多,气氛热烈,生动有趣,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主动地开口说英语,基本上看不到罚学生站等惩罚。向学生打听感受,都说外教的课有趣、好玩,能增长知识、增长见识,都很喜欢。
教育理念国际化:增加面向世界的自信心
“我们学校也能请得起外教,这是几年前我无法想象的。”说起请外教的事,新都二中校长陈玉顺感叹。位于新繁镇的新都二中,去年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教育部合作,开办国际班,招收初中毕业学生。加方为此派了几名外籍教师到成都,与中方教师一起上课,学生毕业后,颁发中、加双方认可的双高中文凭,学生还可借助BC省通道出国留学。每天看到外籍教师们在学校里精心备课、上课,和本校老师们一起教研、讨论,陈玉顺心里就很愉快:“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学习,本校老师就近学到了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老外则感受到了中国的教育,教育面向世界更自信了”。
3月18日下午,龙泉驿区实验小学举行了一场 “拓展国际视野 提升教育内涵”教育国际化培训活动,就基础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专题培训。主讲专家提出观点,认为基础教育的国际化,目的是弘扬民族精神,让师生具备全球的胸怀与视野,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和平、公正、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对世界的促进作用,并从小培养学生国际沟通与交往的实践能力,增加面向世界的自信心。据此,龙泉驿实验小学拟在邀请外教教学的基础上,也要求各科教师结合课程特征,渗透国际教育,培养世界公民。
除了教师队伍国际化,实施教育理念和内容的国际化,也是成都教育系统下一步的目标,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实验,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本校基础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整体优化。
新闻推荐
随着商业贷款利率和首付政策的改变,公积金贷款开始获得购房人的认同,尤其刚需项目集中使用,不少“刚需”希望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在3、4号馆连接馆的住房公积金展位,记者遇到了正在咨询公积金贷款政...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