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剑指产业高端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4-28 13:30   https://www.yybnet.net/

——郫县生态都市农业发展之路

水润蜀都,生态郫县。

作为建设中的成都西门口卫星城,郫县生态资源优越、区位优势凸显。发展生态都市农业,对于郫县来说,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郫县一直所努力坚持的方向。

近年来,郫县围绕做“精”生态都市农业,坚持走高端品种、高端品质、高端品牌“三位一体”的高端发展之路,在农业的精细、精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通过对优质粮油蔬菜、花卉苗木、农产品加工与商贸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4大优势产业的调整优化,初步构建了“一园+两带+六基地+若干示范项目”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郫县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县”等称号。目前,该县正在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县、全省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县。

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建设产村相融的美丽新村、打造川菜产业园区、试水农业信息化发展——通过迈向现代农业的产业高端,发展生态都市农业,郫县积极保障 “舌尖上”的安全。

□张彧希 张明海图片由郫县农发局提供

秉承资源优势

生态有机农业蓬勃发展

地处成都“上风上水”,郫县工业污染少。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特质,让郫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业难得的自然禀赋。

同时,属都江堰上游灌溉区的郫县,境内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等8河并流——这不仅让郫县成为成都市最重要的饮用水生产与供给基地,还充分滋养了郫县,使其成为一座被鲜花绿树簇拥的城市。

如何让自然资源禀赋得到充分发挥?郫县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

郫县以有机农业、示范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科技总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着力把生态都市农业做“精”。郫县培育出了中国西南最大的鲜盆花基地、最大的韭黄基地,榕珍菌业所生产的杏鲍菇占有了全市70%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农业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数据显示,郫县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基地14.84万亩,其中已建成有机(转换)农业生产基地873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32600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100亩。围绕推进农业设施化发展,全县已建成设施农业6225亩,相继引进金田育苗、仙龙种球、方圆种业等项目,建成种球种苗组培繁育中心近5万平方米。

目前,郫县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工作位列全省前茅,是成都市“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产品集中度最高的区县,已建成“三品一标”认证基地19个,获得认证的市场主体33个,取得认证产品238个。“郫县豆瓣”、“唐元韭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实施“一三互动”

打造产村相融的美丽新村

4月20日,春日晴好天气,在郫县安德镇安龙村新建小区,村民高德成在自家三层小楼前的“家庭农场”内打理蔬菜——根据“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理念,安龙村规划建设10个农民新型社区,初步建成“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

让高德成高兴的,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有村里产业的发展变化:10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200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与此同时,村里还将引导农民利用空闲房屋发展“乡村客栈”、“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安龙村,是郫县实施一三产业互动、打造产村相融的美丽新村的一个缩影。

郫县生态观光农业优势,让其成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并持续蓬勃发展。一直以来,郫县将新村建设、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统筹结合,积极实施一三产业互动。2013年,友爱镇农科村荣获农业部“2013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四川省唯一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称号。

今年,郫县将继续以友爱、花园等镇为重点,整体提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夯实乡村旅游本底和根基,力争全年完成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

发展川菜产业园

用工业化思路迈向产业高端

今年3月26日,郫县川菜文化体验园被授牌为3A级景区。

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川菜文化体验馆,设有川菜印象、川菜历史、川菜魅力、郫县豆瓣、川菜产业园、现代川菜与繁荣等6个展示区,运用高清影片、场景还原、互动体验、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

川菜文化体验园的开馆,是郫县在打造川菜产业园之后,继续做强做大川菜产业的又一重大举措。

位于郫县安德镇的中国川菜产业园,是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化园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园区先后获得“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同时,园区以“川菜文化”为主题,打造形成了集观光、体验、品味于一体的“川菜味乡”国家级3A旅游景区,并建成了4万平方米的川菜美食文化体验休闲特色街区,初步构建了安德镇“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已形成了2.4平方公里的项目承载能力,聚集了棒棒娃、丹丹等农业产业化企业8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5家、市级5家,2013年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产值63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园区围绕打造“双百亿”工程,带动县内发展蔬菜原辅料配套种植基地11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

而在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带动下,郫县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等品牌产品,建成了唐元韭黄、花园玫瑰、红光葡萄、三道堰优质蔬菜、唐昌食用菌等一批专业基地。仅在安德镇,该县就发展了10万亩配套蔬菜种植基地。

推广信息技术

生态农业走向“物联网时代”

4月24日,郫县红光镇白云村,多利(成都)农业发展公司蔬菜生产基地。

通过插在土壤里和悬挂在空中的感应器,电脑可以实时监测空气湿度、温度、光照以及土壤里的湿度、温度等多个参数——而管理者在看到这些之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多利工作人员看来,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惊叹的是:每棵蔬菜的下种、生长、施肥、采摘等过程,都可以通过客户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实现视频实时感知甚至是现场直播。“这不仅保障了蔬菜的有机生态生长,更充分实现了食品安全。”郫县农发局工作人员表示。

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目前郫县正“试水”生态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

以上海多利农庄的引进为例,该公司将斥资10多亿元,在郫县打造2700多亩的物联网农业生产基地。“我们在上海已有3至4万个会员家庭的稳定市场,选择郫县布点,不仅是看重这里的良好生态本底,更重要的是准备开发成都乃至西南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多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郫县把生态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放在重要位置,目前正积极引进并培育像多利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2014年,郫县将建设改造10个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点),重点抓好10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加快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着力打造2个农机化示范园,全县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与此同时,为充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目前郫县正着手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建立健全郫县基地、企业、农产品、投入品、农资经销网络信息库,依托现代科技云计算、云服务和云处理技术,建成集“管、防、控”于一体,面向生产企业、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销售终端和消费者的农产品安全实时、在线追溯系统,为“政府监管、现场管理、消费者追溯”提供全方位服务。

新闻推荐

民俗博物馆:展开波光粼粼的风情画

□本报记者程文雯吴晓铃李思忆广角镜民俗是一方水土的“根脉”,也是这片土地的名片。可口的川菜、丰富的节庆、优美的川剧、奇特的生活习俗……多民族聚居和独特的地理气候,让四川成为一个民俗聚宝...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剑指产业高端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