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欣忆
4月9日,成都高新区软件园D6大楼,一整排十几平方米办公室,讯研科技占据了其中两间。办公室里陈列的“管道机器人”,一会转“脑袋”,一会伸“脖子”,时常引发围观。
讯研科技总经理吴建东2003年在深圳高交会对机器人项目“一见钟情”,后引进该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落地。
机器人产业大致分为两类,除了工业机器人,还有一类是特种机器人。而吴建东的这个机器人项目,就是属于特种机器人的范畴。目前,四川从事特种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只此一家。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有10多家。
“我们主要做的是潜水机器人、管网检测机器人等。”吴建东介绍说,目前成都市区、双流、郫县等地均已配备了管网工程检测机器人,公司客户还包括一些大型水电站、海洋局等。不久前还为一个大型水电站检测了引水隧道,这项需要在水下400米完成的任务,自然也是由机器人代劳。
“我们去年的销售额大约有1000万元。大家对这个了解不多,都是在尝试性地使用。”吴建东坦言,与工业机器人相比,特种机器人的商业化还非常初级。以他们的潜水机器人为例,全年的订单不过20台左右,“目前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宏伟的目标,一年也就是能卖200台,而且还是覆盖全球市场以后的效果。”
特种机器人行业所瞄准的是稀缺性。“特种机器人要求的技术水平非常高,而且由于市场极度细分,不同的特种机器人在技术方面是真正的‘隔行如隔山\’。可以说只要做透一个领域,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吴建东透露,因此尽管特种机器人订单规模小,利润却可达到40%以上,是工业机器人的数倍之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冉倩婷自从成都市确定了今年将重点推进包括沙西线等在内的“五路”项目,彭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代勇就成了成都市交委的“常客”,仅三四月份,代勇就去了数次,成都市交委工作人员对此给出了“...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