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新春第一天,成渝高铁满员运转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
2月8日发自成渝高铁
2月8日,清晨7点40分,成都东站。离G8581次列车开车还有40分钟,成渝高铁检票口前已排起长龙:大人们手扶行李箱,胸挂相机,相互攀谈;孩子们嬉笑着在队伍中穿梭奔跑……猴年新春第一天的成渝高铁,人声鼎沸。“所有1112个座位,票全卖光了。”列车长杨亚珠介绍。
这是成渝高铁迎来的首个春节。大年初一,川报全媒体集群“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走进这条刚刚启用的、四川省首条时速300公里的出川高铁,体验它带给百姓生产生活的“加速度”。
又快又舒服春节出行不怕“车多人多”
8点22分,列车准点驶出车站,8分钟后即提速到最高,车窗外的树木开始飞速倒退,消失在列车后方。“开那么快,都没有交警管嗦?”曾维育一句玩笑,引爆周围的会意笑声。
曾维育和家人去重庆旅游。原本春节都“家里蹲”,这是近年第一次大假出游。“春节车多人多,开车(到重庆)没4个小时不得行,想到这些就不想走了;听说高铁全程不到2小时,这才说动一大家人出来。”
邻座的杨淞则急着回老家给父亲扫墓,已订好了傍晚的返程车票。“没有高铁,我当初都不会到成都来。”这位重庆康德集团总裁准备在成都市郫县搞房地产开发。杨淞觉得有了快捷、安全的交通,才能让他有精力和时间“把握住”成都项目。
顺着车厢往后走,全车最年轻的乘客、2个月大的周诗琅正呼呼沉睡。父亲周晓龙抱着他,沉静而安详。这位重庆轻轨3号线列车司机,刚从孩子奶奶家出来往家赶。因为儿子的缘故,他更看重“舒适”而非“速度”。“你注意到了吗?高铁没有普通火车那样‘哐当哐当\’的声音。”周晓龙说,高铁轨道间衔接紧密,没声响,车厢也不会左右晃。
无缝接驳与成绵乐客专开行跨线车
靠近车尾的15号车厢,乘客罗晓莉的行李惹眼——硕大的纸箱支在行李架外,封面标注“地面清洁机器人”。“我妈80多岁了,这次回重庆就想给她带点儿能解决清洁问题的新玩意儿。”
比行李更惹眼的,是她的乘车路线。当天早晨7点23分从绵阳上车,她坐上快铁直奔重庆,中途都没换车。可高铁并无绵阳站呀?罗晓莉掏出手机翻出前几天的新闻,“你看嘛,春节期间,成渝高铁和成绵乐客专两条线路合在一起了。”杨亚珠说,今年春运首日成渝高铁和成绵乐客专首次开行跨线车,每日在绵阳与重庆间往返发车各一班,全程约2小时40分钟。
这让罗晓莉笑开了花。原本从绵阳到重庆,需在成都换乘,光等待时间就超过2小时,走完全程得花大半天,“东西要不停搬上搬下,都不敢带多了——像这个机器人,如果没高铁就只有不带了。”
交通建设速度比期望的更快
上午10点,列车驶入重庆北站,全程耗时1小时38分钟。跟随密集车次的脚步,在重庆仅逗留了约1小时的特别报道组又随回川人群踏上了返程的成渝高铁。返程列车长赵俊柳介绍,列车同样满员。
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小伙儿Jacob,就在返程列车上。这位火车迷到成都探望朋友,特地选择了高铁,“相比我家乡那边,这里有更多的火车。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发挥优势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为全省全面创新改革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王东明赴成都德阳绵阳调研时强调本报讯(记者张宏平)春节刚过,2月17日至18日,省委书记王东明专程前往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调研,检查三市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和省委重大决策情...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