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自动还原魔方机器人,能够将任意打乱的三阶魔方进行快速还原,并在电脑上生成还原步骤;一台采用履带式行走的农业机器人,可以在复杂地形中工作,并通过机械臂抓取各个方位的水果……昨日,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西华大学举行。其中,来自清华大学的精诊科技团队则带来了一款医学诊断辅助系统,3至4分钟内即可完成肝脏三维建模,有望极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据介绍,本届大赛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人工智能竞赛之一。比赛共设置智能人型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金融、智慧医疗、智能文化、智慧农业等10个竞赛主题单元,涵盖人工智能多个热门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50支高校代表队齐聚蓉城,带来200件人工智能作品参与角逐。
来自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杨哲宇所在团队,此番带来的是一款肝脏医学诊断辅助系统。“现有的肝脏手术流程中,医生直接通过CT影像判断,极其依赖手术经验,位置关系误差大、不直观,同时手动重建肝脏三维影像需要几个小时,效率低。这套系统则采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3至4分钟内即可完成全自动高精度肝脏三维切割重建,处理用时相较手动还原缩短90%以上,提高医生工作效率近20倍。”
“目前,我们正在考虑将项目市场化,为更多的患者和医生提供帮助。”杨哲宇透露,精诊科技现在已和一些医院签订合作意向并开展临床应用。
来自福建农业大学的团队带来的农业机器人,将摘下模拟果树上的果实并放入果篮中,同时,机器人还要通过翻越坡地、绕过果树等考验。该团队负责人说,如果这次的测试和比赛成功,意味着农业机器人可以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西华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张雯欣告诉记者,按照赛事规程,本次大赛将在两天的竞赛中产生10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总体获奖比例不超过参赛作品的25%。
记者从郫都区了解到,此次大赛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授予郫都区人民政府“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称号,未来,双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与合作。
成都晚报记者 叶飞鸿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19日,成都的天气就像一台摁下了“随机播放”键的音乐播放器。上一首是《晴天》,下一首是《天黑黑》,紧接着又是《下雨天...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