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郫都 > 正文

不忘初心倾力帮扶 牢记使命脱贫奔康 我市各援藏队伍将主题教育践行在雪域高原

来源:成都日报 2019-10-23 01:42   https://www.yybnet.net/

作英村异地搬迁安置点新落成的民居武侯区援藏队供图

天堑变通途,荒山变金山。在空气稀薄的雪域高原上,一群群来自成都的援藏干部穿梭忙碌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到援藏工作实处,成都市各援藏队伍带着组织的嘱托,积极回应群众所需所盼,倾力打通藏区薄弱瓶颈,推动广大藏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群众增收致富到教科文卫公共事业全方位提升。

不忘初心

党课开到高原上

9月26日,郫都区援藏队领队林明西来到甘孜州道孚县麻孜乡韩家沟村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并讲了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实精准脱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党课。

“咱们村里有3座桥因年久失修,早已成为危桥,村民进出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工作会上村民们现场反映了急需解决的大事。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解决好。”林明西当即表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是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也是援藏工作队的初心和使命。经过援藏工作队实地查看、论证后,改造工作技术难度不大,当即发动村民筹工筹劳,通过郫都区援藏队提供材料和机具,以村民义务劳动的方式进行危桥改造,彻底解决群众出行的安全问题。“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郫都区第五批援藏队将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从道孚人民最迫切最紧要的诉求出发,绝不落下一个人,和当地群众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一同在脱贫奔康的路上携手前行!”林明西说。

藏式新居

圆群众“小康梦”

“水管的埋藏深度至少要达到40厘米,否则到了冬天水会被冻住。”听说白玉县作英村异地搬迁安置点正在完善饮水设施,武侯区援藏队综合组长蔡敏立即决定去现场看一下,他说这也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积极回应群众所需所盼。

从白玉县城出发,沿“甘白路”行驶不到10公里,一排两层楼的藏式新居就映入眼帘,今年底作英村的居民将集体入住这座新村落,结束祖祖辈辈在大山深处的封闭生活。

作英村隶属白玉县金沙乡,原址在高山上,距乡政府53公里,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隔江相望,只有一条可通摩托车的小路。村子每年会被大雪封山5个多月,当地居民的生活基本上与世隔绝。面对村民的“小康梦”,武侯区投资近1000万元,帮助白玉县将作英村整体搬迁至距乡政府600米处的交通干道旁,解决了看病难、行路难、上学难、生产难、住房难等问题。

“选址在干道旁边也有让村民融入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考虑,希望他们不只是住上新居,还能利用新居获得更多收入。”蔡敏介绍说,雪域高原处处是景,把美景转化为经济效益,是武侯区助力白玉县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目的。在白玉县麻绒乡协加村,武侯区拨付了160万元打造藏式民宿,由村上的旅游合作社运营,盈利的30%投入运营中,剩下的70%在村民之间分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希望将相关经验复制到作英村中。

产业扶贫

贫困村铺就致富路

不顾室外袭人寒意,青白江区援藏干部陈让香裹了裹衣服,与同事继续往甘孜州九龙县子耳彝族乡银厂湾村的药材种植基地赶,“今天要连跑两个项目,必须得抓紧时间。”

作为青白江区选派的第五批28名援藏干部,陈让香和同事们这趟下乡,就是为青白江区援建的种植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研,为接下来落实奖补政策做好基础工作。

“特别感谢青白江援藏干部带来了项目和技术人员,他们隔三岔五就会来指导我们该怎样种植吴茱萸!”通过种植药材摆脱贫困的魁多乡江腾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四郎朋错说,在青白江区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他已种植了300多亩吴茱萸,后期还准备扩大规模,种植1000亩,并带动片区的乡亲们一起发展。

完善中藏药种植销售产业化链条的发展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进来,当地生产生活逐步得以改善。据悉,根据九龙县的实际情况,青白江区第五批援藏队今年从教育、卫生、民生、产业、智力帮扶等方面推动27个项目落地落实,同时通过产业发展、招引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九龙县的牦牛、花椒、核桃、茶叶、魔芋等特产带出大山,把适合当地的优质产业、优质商品带回九龙,铺就九龙群众的致富路。

教育扶贫

百姓竖起大拇指

得荣县奔都乡莫木下村的但拥忠奶奶家,孙儿彭措、孙女拉姆同时考上了南充的大学、康定的高中,尽管外出求学的开支让这个刚刚迈过贫困线的家庭又拮据起来,但也不甘心让两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放弃学习的机会。青羊区援藏工作队知悉情况后,积极对接成都爱心人士,按月资助两个求学的孩子直至完成学业。同时,青羊区援藏工作队还根据该户具有种养殖经验的情况,购买藏鸡苗、搭建围栏,引导种植川红花、藜麦等经济作物。看着鸡苗一天天长大,川红花、藜麦长势良好,但拥忠奶奶高兴地笑了。

得荣县茨巫乡绒都村幼儿园今年重新开办了,但因为适龄入园儿童增至14名,再加上因家庭原因需要托管的几个小孩,条件受限、管理维护压力较大。之前村里组织对幼儿园的教学场所进行了简单修缮,可孩子们的书包、水杯、教学器材、玩具等从何而来?青羊区援藏工作队驻村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请幼教老师帮助梳理了一份清单,找到成都爱心企业捐赠。连日来,从成都邮寄的书包、水杯、益智玩具和教学器材陆续运到了幼儿园,老百姓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本报记者 陈泳 赵一 粟新林 王丹 李自强

新闻推荐

第26届杨凌农高会22日-26日举行 将发布全国10个 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本报讯(记者康乔娜)10月22日-26日,第26届农高会将在杨凌举行。近日,记者了解到,本届农高会将举办2019乡村振兴(杨凌)论坛,届...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忘初心倾力帮扶 牢记使命脱贫奔康 我市各援藏队伍将主题教育践行在雪域高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