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0日,双流优良天数已达200天,同比增加了5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3.0%和2.6%。双流区是全市22个区县中优良天数同比上升,PM10、PM2.5、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6项污染物均有所下降的3个区县之一。
成绩的背后,是双流环保人对这座城市环境保护默默地耕耘和孜孜不倦的奋斗。据介绍,近年来,双流区多措并举,“重拳”治理环境污染,更是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如今的双流,正逐步形成一幅天蓝、水净、地绿的美好画卷,助力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举报有奖 网格监管
环保问题实行“零容忍”
今年10月,为进一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成都市双流区环境保护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深受双流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据悉,双流区将对涉及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3大类查实的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予以奖励。关于奖励标准,经查证属实后,将按照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实际行政处罚金额,给予举报人50元至2000元不同层次的奖励。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双流居民的一致好评和支持。
不仅如此,双流区还成立了网格化监管工作对口联系组,对全区的网格实行“包片细分,责任到人”的管理。将全区划分为2类23个网格单元,即工业园区网格2个、镇(街道)网格21个,并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环境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实现环境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并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辖区各网格,对在环境监管中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层层严厉追责问责,切实做到“寸寸土地有人管、件件污染有人查”。
城市“黑科技”
大气污染问题无处可“逃”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产品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黑科技”绝对不仅是科技界的独有物,环保界也存在不少的黑科技。而在双流,就有这样一台“黑科技”设备,它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它的名字叫“高时空分辨率VOCs走航监测系统”。
据了解,这台设备能够对空气中的3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实时监测,每秒钟都会出一个监测结果,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系统可实时获取不同物种浓度分布和变化规律,对区域或企业进行快速污染画像,全面动态掌握污染情况,锁定问题区域、问题时段,实现挂图作战,为实施环境空气VOCs污染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大气污染,双流区还强化网格整治,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网格联防、联管、联控作用,构建起环保问题巡查、发现、整治的立体网络。据悉,双流区还印发实施了《成都市双流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并严格按照“双随机”抽查要求,完成对企业的现场监察。
“在线+手工” “每周+每月”
水环境监测断面和数据预警实现全覆盖
成都市双流区属于岷江水系,境内有金马河、锦江等47条主要河渠。自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双流以整治下河排口和黑臭水体为重点,切实加强河流保护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区6个考核断面总磷浓度较去年同期改善明显,饮用水源地金马河断面水质长年稳定在Ⅲ类级以上。
在开展黑臭水体的重点整治中,水质监测发挥了“数据先锋军”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为确保双流河道水环境持续改善,双流区采用“在线+手工”和实行“每周+每月”通报,从而实现了监测断面和数据预警两个全覆盖。
目前,双流共建设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双流区智慧环保综合管理平台和移动端APP应用系统。其中,在锦江流域设置有12个站点,占总站点数的46%,这些站点分布于锦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同时,对于因地形条件、河流水量受限,无法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断面,在全区设置了手工加密监测断面52个。至此,通过“在线+手工”,实现了水质监测全覆盖。
在全区设置的水质监测断面,其中26个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实行周通报,52个手工加密监测断面实行月通报,通过“每周+每月”,及时通报流域水质状况,同时细化河长制镇(街道)水环境保护断面水质考核细则,对镇(街道)河流水质断面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考核。
新闻推荐
陈联玺摄高昂摄高昂摄高昂摄高昂摄随着成都过境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川航一系列国际直飞航线的开通及“从蓉转”系列中...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