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平均规模超过35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8月17日发布的2011年四川县域经济“十强县”名单显示,双流县、成都市龙泉驿区、绵阳市涪城区等10个县(市、区)领先优势突出:GDP平均规模超过35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十强县”为什么跑得快?其活力和动力来自哪里?对其他县域经济体有何启示?发布会上,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解读。
□熊筱伟 本报记者 刘云云
五大指标领先GDP总量占全省17%
“十强县”强在哪里?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等五个指标可一窥端倪。
经济总量大。2011年,“十强县”GDP总量3565.1亿元,占全省17%;平均规模356.5亿元,是173个县(市、区)平均规模的3.5倍;双流更是以583.4亿元高居首位。
在人均GDP水平上,“十强县”人均GDP达49014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倍。
发展速度快。2011年,“十强县”GDP比上年增长16.2%,增长最快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GDP均比上年增长18.1%。
非农产业比重高。“十强县”二、三产业比重达9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注意到,“十强县”工业实力强,国民经济主打工业。工业化率较高,“十强县”中有9个工业化率超过50%,最高的青白江区达69.9%。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十强县”中最低的涪城区为198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94元,其余9个县(市、区)均超过2万元,最高的温江区达25021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最低的宜宾市翠屏区为750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80元,其余9个县(市、区)均超过8000元。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邓玲认为,“十强县”的发展呈“马太效应”,“从区域发展来看,这些区域都具有高区位势能,有着较强的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增生能力,而生产要素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必然向优势区域集中。”
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
“十强县”为什么能领跑?上榜的为何多是“老面孔”?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省排名靠前的县区有相对固化的趋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戴宾认为,“十强县”之所以能够稳居现在的位置,有其内在因素:“10个中有9个可以说是市辖区县,这反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最主要的空间载体,只有城市才具备支撑现代工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
戴宾认为,“十强县”区位优势突出,作为现代产业主要集聚区的优势是其他区域难以相比的。
盛毅认为,产业特色明显是“十强县”较为突出的特征。龙泉驿的汽车产业、双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青白江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等,“主导产业成规模,产业形态正在从单一、少环节向集群产业链延伸”。
城市化进程快,是另一个特征。“城镇功能相对完善,开放水平领先,正在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城市过渡。”在盛毅看来,产业体系和城镇形态加快发展,正是“十强县”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找准切入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看到“十强县”的优异表现,不少地区在思考,如何加快追赶跨越?
四川省县域经济的活力正日益显现。2011年纳入评价范围的173个县GDP总量为17547亿元,县均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亿元。“对于县域经济来说,GDP每过100亿元,税收每过10亿元,都是一个发展的新台阶。”戴宾认为。
盛毅也注意到,尽管四川省目前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但“普遍已经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他认为,新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现代交通体系正加速形成,全面开放格局也正在形成,“未来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将成为全省发展战略的重点”。
“140多个县(市)普遍处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加快产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共同任务。”盛毅提醒,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县域的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对于大多数县来说,加快工业发展和城镇发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应当在新型、统筹方面下功夫”。
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要找准定位,避免“千县一面”的发展模式。要更加注重县域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意三产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在产业上不一定是二产,也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要更加注重县域内的空间布局,“工业园区并不是越多越好,要考虑到产业集中布局,形成集聚能力和便利化的社会分工,从科学发展角度考虑产业、人口布局、城镇化等”。王小刚建议要更加注重发展中的机制、体制创新,“比如各乡镇之间的发展协调,可以采取分类指导、差别化的指标考核。”
新闻推荐
绿化市场萎缩让花木行情连续红火三年后发生剧变□本报记者邹渠“西部花木看温江,温江花木看寿安。”寿安,是成都市温江区花木基地的核心区,近5万亩的种植面积,使其成为温江区最著名的绿化苗木生产基...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