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如何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成德绵三地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宗旨,不断探索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温江为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社会管理方式,引导专业社工融入社区管理;金牛区以便民利民为导向,试点“院落便民摊点”;绵阳以“招投标”方式启动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组织招募活动。这些探索或许能为正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地方提供一些借鉴。
让“洗脚”进城的农民真正融入城市,这是温江区民政局思索已久的课题。
11月23日,由民政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选活动结束,温江农民集中居住区“三社互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获得一等奖,在中西部地区唯一挺进前十,为温江的这一课题探索评出漂亮的分数。
该项目始于2011年11月,由温江区民政局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为该区3个涉农社区、约22000名居民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相对于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专业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政府购买的长效机制更显“蜻蜓点水”。政府花钱购买社工服务到底“值不值”?社工改革提速后如何拿捏监管的尺度?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温江正在寻找答案。
□本报记者 刘莉 黄泽君
A
我们为什么需要专业社工
“‘三社互动\’指的就是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项目牵头人、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湘树认为,项目之所以能获奖,在于其不是单独开展工作,而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社区和谐发展。
调查显示,温江区现有已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33个,实际入住70275人,另有正在建设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约20个。邓湘树认为,“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可持续就业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在一起,就会造成各种矛盾。”
以试点之一的瑞泉馨城社区为例,集中了花土、凤凰、明光等7个村(社)的农民,人口过万,彼此经济条件差异较大,需求也不尽相同;和盛镇友庆兰亭社区的党委书记江忠林也记得,社区专门为居民建了图书室,但居民入住后书本乱扔乱放、地上满是垃圾,让人十分头疼。
这样的例子在成都比比皆是。温江区民政局副局长杨晓宁坦言,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温江才决定引进社工。
但最初也有质疑:“原本是社区包干的事情,为啥要花那么多钱请别人来做?”
温江先从给干部们“洗脑”做起。自2010年6月起,温江区民政局先后请来美国伊利诺大学社会工作博士、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冯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陆士桢等社工专家,为区、镇(街)的190多名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专题讲座,依靠专业社工加强社会管理的理念开始树立起来。
B
专业的力量正在发挥作用
11月22日,正值农历小雪,天气有些冷,但记者来到和盛镇友庆兰亭社区时,这里却热闹得很——一群老人正在社工的组织下雄赳赳地唱“团结就是力量”,另一个房间里,十来位中年妇女正对着落地镜欢快地跳着“最炫民族风”。
“这个社区入住时的主要问题,就是居民对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我们确定的社工介入方式是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通过邻里互助让大家熟悉起来,实现第一步的融合。”26岁的傅瑶是友庆兰亭社区社工站的专业督导,拥有香港大学社工专业硕士学位。
在她身后,还有一个“智囊团”:西南财大社工系主任韦克难、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胡俞、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陈家建等被指定为这个社工站的兼职督导,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大家见面座谈,讨论项目进展情况。
这样的专业力量不只在和盛镇发挥作用。在和盛镇友庆兰亭社区、涌泉街道瑞泉馨城社区、永宁镇城武社区试点建立的三个社工站里,分别聘请3名专业社工,配3-4名专业督导。
“专业的社会工作讲究手法和节奏,一些看似平常的游戏实际上也有理论支撑,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到目的。”傅瑶说,友庆兰亭的项目启动后,首先就是搭建起社区微公益互助平台,倡导居民“各尽其能、互相帮助”,“说白了就是你家水管坏了,我就帮你找有这方面技能的邻居来帮你。”
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让邻里间亲热了起来。“舞动兰亭”妇女志愿者队伍和“爱传兰亭”老党员志愿者队伍先后成立,约300名居民成为注册志愿者,一批社区志愿者“领袖”就这样被发掘出来。“以前社区搞活动要靠礼品来刺激,现在是群众主动参与。”见证了变化的江忠林这下是真的“服气”了,社区和社工站的合作也紧密起来。
C
社工站成“为民服务平台”
11月16日,成都市对外发布《成都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达到1万人。而目前,成都市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专业人才不足千人,社工的“春天”正一步步走来。
据悉,温江区将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力争明年在5个镇街都建立起试点示范社工站。杨晓宁算了一笔账,购买农民集中居住区“三社互动”项目,温江区今年的投入约60万元,对应到2万多名居民的头上,“性价比”算是很高。此外,今年温江还安排了80万元专项经费,一是用于对社会工作者进行奖励补贴,二是针对社工项目开展得好的各镇(街)进行以奖代补,三是用于社工人才队伍的培训。
政府花钱购买了服务,如何监管社工工作的成效?“每个月例会时,温江区民政局也会参加,年末还委托第三方对绩效进行评估。”邓湘树说。杨晓宁则表示,下一步将组建专家顾问团评估小组,项目引进也将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比如招标竞争。”
“未来可尝试扩大社工站的服务范围,纳入社区矫正、康复、卫生等领域的专业社工,让社工站真正成为社区服务的综合平台。”
新闻推荐
在中西部率先大规模启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本报讯(记者黄泽君)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日趋加快,成都在中西部率先开始大规模启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1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成都市公建民...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