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新模式 依托社区帮扶
本报讯 (记者 陈俊)“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难以就业,这也成为一些人复吸的诱因。”6月26日,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印石磊表示,为了有效帮助吸毒人员再就业,温江探索新模式,依托社区,由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建立帮教小组,积极为吸毒人员协调再就业劳动岗位。
2010年底,温江区在全省率先出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细则,全区10个镇街全部建成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在社区康复中心,民警和社区合作,不仅掌握吸毒人员的戒毒成效,就业情况,还能利用社区与劳动保障部门、民营企业的紧密关系,为吸毒人员就业提供资源。”
2012年底,已在公平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治疗一年的李军(化名)对社区禁毒工作人员何怀军诉苦,由于自己有吸毒史,多次去企业找工作都吃闭门羹。2013年2月,社区街道办从劳动保障所得知,一家房地产公司正在招保安。何怀军立即与招工方取得联系。为了打消企业疑虑,何怀军和民警还从社区和派出所开具了李军并无复吸的证明,并作为担保人,请求用人单位给其一次机会。今年3月,李军终于穿上了保安服。“近二年,公平镇吸食传统毒品人员就业率达 60%以上。”何怀军说。
何怀军介绍,为了帮助正在戒毒的吸毒人员就业,吸毒人员还被安排进入镇街的帮扶就业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并由社区推荐他们到当地企业就业;对具有一定特长、有自主创业条件的戒毒人员,社区经调查评估后,给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经济补助,鼓励他们创立小企业、小作坊、小商店或通过社区许可摆摊设点。
据悉,温江区还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诸如看门护院、环卫清洁、车辆看护等公益性岗位,先后解决了近百名正在戒毒的吸毒人员的就业问题。
新闻推荐
——四川省高校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综述□李益众本报记者江芸涵“高中时,我们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当时,我们老师不顾安危,引导学生疏散,自己还因此受伤。这件事让我萌生了人生梦想,那就是做一名人民...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