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解难题 办实事 惠民生
榜样
一个尝试
在街办创办的“聊吧”里,各有关方面就如何实现广场舞不影响周边群众聊一聊
坝坝舞声音大了,有意见咋办?站在阳台上骂一阵,还是丢个水袋下去?当然不!到街道的“聊吧”聊一聊,这事没准就解决了。温江城区的柳城街道经常要为居民调解家长里短的小矛盾。自从街办创办了“聊吧”,让居民把问题都拿出来大家聊,成效显著。
温江区在“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注重实际、注重民情、注重实效”,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干部和群众中搭建起了“连心桥”。
街道建“聊吧”
有事去聊聊没事去坐坐
昨日上午,柳城街办新华社区“红柳市民聊吧”人声鼎沸。小黑板上写了两个议题:一、群众自发组织文艺团体如何发展;二、如何实现广场舞不影响周边群众。来聊天的有跳坝坝舞的老年人、文化站负责人、城管科管理人员等。
“过去,大家没有这样一个沟通的渠道,要是有啥子牢骚、意见,都先憋着,实在憋不住了,就找别个吵一架、闹一闹。”“聊吧”常客新华社区议事会成员、监事会主任雷大爷说,周边居民对坝坝舞声音大一直有很大意见,丢水袋、阳台对骂时有发生———现在这种情况少多了。自从柳城街办创办了“聊吧”,大家对任何事情有牢骚、有意见,都到这里来聊一聊。需要协调哪个部门,只要说一声,责任部门就会派代表过来,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
现在,大家伙有事到“聊吧”聊聊,没事也到“聊吧”坐坐,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有了绿道
宋家湾还能搞点旅游
万春镇先锋村因为姓宋的居民多,又称宋家湾。村民宋召福说,之前看到别的地方绿道很漂亮,遇上阳光明媚的日子就可骑游一番,“羡慕得很!”可当时,宋家湾周边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不成样子。去年9月温江区提出小区院落整治后,宋家湾立即行动起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宋家湾变了样,一条宽敞的绿道蜿蜒而过,门口的泥巴地变成了宋家湾的休闲中心。
环境好了,老百姓就开始琢磨还能干点啥?何不依靠绿道搞点生意!这个想法,得到了温江区政府的支持。先锋村书记郭富强开始带领村民认真分析自身实际:宋家湾有水、有花、有木,还有著名历史遗迹廖家船桥。现在,还有健康绿道,既有看的、又有耍的。于是,宋家湾“试点”旅游村落的想法诞生了。
联动建台账
问题逐项落实逐件销号
万春镇、柳城街办发生的变化,是温江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走基层”活动中注重实际、注重民情、注重实效,真心诚意访民情,为民解难出实招的缩影。
据温江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包四级六走访”[区级领导包镇、区级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区级领导、区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党员干部组队走访基层,采用集中走访常住户,早晚走访农忙户,发函走访外出户,特别走访示范户,反复走访问题户,经常走访困难户的六走访]模式,开展大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全区收集意见建议5000余条。
为确保问题解决,温江区还联动建立问题台账。村(社区)建立明细账,镇(街道)建立综合账,区级部门建立包村账,区级汇总建立重点账,区委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三类重点台账明细表和明细卡。对每项问题台账定人、定责、定时,逐项落实、逐件销号,杜绝“死账”、“呆账”等情况发生。成都商报记者 袁勇
新闻推荐
从今年开始,温江区将启动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三年内建成一批重点项目,五年大变样。近日,温江区召开城市更新“大会战”动员大会,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该区确定了25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提出通过城市更新...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