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柳城街道办
菜单式服务
延时服务
午休时间、下班后1小时都会为市民提供服务
节假日服务
节假日的上午一样为市民提供服务
预约服务
服务对象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群体,工作人员“一对一”结对上门服务
代理服务
一些需要相关科室审批的申请,由窗口工作人员全程代办、转办
下沉服务
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以上“流动办公”上门服务
在走基层活动中,温江区柳城街道办事处发现服务时间与群众上班时间“撞车”问题,推行了“菜单式”便民服务等多项举措,切实达到“服务没有双休日、办事不分上下班”的工作状态。从今年5月起,柳城街办正式实施“菜单式”便民服务,通过延时服务、网上咨询和全程代办等方式,已受理办结为民服务事项28456件,办结率达100%,在群众家门口帮助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达130余件。
延时服务 节假日服务
群众上班前下班后 都能来办事
昨日中午12时许,温江区寿安镇居民宋女士来到柳城街办便民服务大厅,想给2岁半的娃娃办儿童医疗保险业务。由于到了午饭时间,本来,这项业务宋女士要等到下午才能办理,但只要去“菜单式”便民服务综合窗口,即便是中午休息时间也能办理。
据悉,在柳城街办推出的“菜单式”便民服务中,延时服务和节假日服务最受市民欢迎。“延长服务时间,跟市民的作息时间打个‘时间差\’。”街办工作人员介绍道,周一至周五8点~9点、12点~13点、17点~18点他们都会为市民提供服务,即便节假日也依然会在双休日上午9点~12点为市民提供服务。“这些时间一般都是市民的非工作时间,方便他们前来办理事务。”
在走基层活动中,通过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需求方向,柳城街办发现:一些上班族如果要去办个事、盖个章就得向单位请假,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为了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将软环境建设长效化和制度化,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解决服务时间与群众上班时间“撞车”的问题,街办推行了“菜单式”便民服务等多项举措,切实达到“服务没有双休日、办事不分上下班”的工作状态。
“菜单式”便民服务内容包括办理医疗保险卡、医疗卡加磁、本地准生证婴儿出生上户等18项服务。即便是最简单的医疗卡加磁服务,如果在市民急需时能及时办理,也算解决了市民的燃眉之急。在“菜单式”便民服务推出的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帮助很多市民解决了这些“不起眼”的着急事。
预约服务 代理服务
社工作人员帮你全程代办、转办
在走基层活动中,柳城街办还发现:一些残疾、高龄的居民,到街道来办事,行动很不方便。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柳城街办的“菜单式”便民服务还推出了预约服务和代理服务。
预约服务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我们主动摸清辖区需要上门服务的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病残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并落实工作人员实行‘一对一\’的结对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好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工作人员介绍说。
而代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各项政务延伸服务和需要柳城街办盖章的相关证明。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在便民服务大厅看到,窗口受理人员正在认真填写《“菜单式”便民服务登记簿》。一些需要相关科室审批的申请,由窗口工作人员全程代办、转办,在限定时间内办结后通知委托人取件,取件后,再由申请人在《“菜单式”便民服务登记簿》上签字确认。
在“走基层”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考虑到城区新旧楼盘、小区院落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街办在推行“菜单式”服务的同时,还在辖区18个社区推行了“下沉式”服务,以“方便居民,服务群众”。这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小区院落,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以上“流动办公”上门服务。街办还专门为辖区内的商业楼盘、住宅小区的居民建立了“流动服务站”,打通为民办事“最后一公里”,形成便民服务的长效机制,现场解答和处理涉及“政策法规、就业社保、计划生育、民政事务、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医患咨询”等大家关心的问题。
据介绍,“菜单式”服务推行3个月来,累计为群众办件281件。通过“菜单式”便民服务,满足了群众办事需要,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高舒婷 舒静 成都商报记者 张强 摄影报道
同步播报
有“香城管家”跑腿
一年多解决群众百余问题
“操鸡毛蒜皮心,理香城大小事,有事您说话,管家来帮忙!”在新都区,活跃着这样一群人:没有工资,却乐意为群众的事情跑腿;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但只要说是监督民生工程,放下工作也要来参加。这群人就是新都区特有的“香城管家”,大到重大民生事项,小到下水管堵了没人管,只要找到他们,他们都愿意出面。
2013年5月22日,新都区发布了当年重大民生工程的总体情况、最新进展及实际成效。发布会上,向社会公开招募的15名“香城管家”也正式上岗,全程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充当政府与市民的桥梁和纽带,及时传达百姓对民生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比如,“香城管家”黄家太是土生土长的新都人,他最关心的是“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医疗和生活配套设施成为老人关注的焦点。黄家太告诉记者,医院有专门的老人床铺,农贸市场要干净、要宽敞,这是她要履行的“管家”责任,她会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的民生进展。
一年多过去,15名“管家”尽职尽责。从新繁小学交接仪式到三河街道回龙幼儿园动工,都有管家们在现场的身影。一年多时间里,经“香城管家”反映、提议、监督,先后解决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改善新都老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帮助下岗人员解决特殊困难、协助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00余件,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群众遇到什么烦心事、棘手事,都开始想到请“香城管家”帮助出主意、想办法。
新都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香城管家”,进一步敞开了政府大门,走进了群众心里,为群众办了实事。
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新闻推荐
在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温江区商务局结合全区智慧城市建设,以服务老百姓为出发点,让便民服务智能化,如今一种多功能的自助终端已在全区20多个小区陆续设立。据了解,这个自助...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