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一些干部“松、私、散,浮、庸、伪”的问题
□本报记者 罗向明
利用职务便利受贿,违反财经纪律和收受红包礼金敛财,职务侵占……8月10日,成都市纪委再出重拳,通报全市查处的10起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梳理在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不严不实的问题,成都市聚焦六大顽症:“松”,信念动摇、精神迷失;“私”,滥用权力、腐化堕落;“散”,法纪松弛、自行其是;“浮”,脱离群众、好高骛远;“庸”,为官不为、不敢担当;“伪”,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治顽症,该市坚持“实体教育与网络教育”、“发现问题与整改问题”、“对症治标与制度治本”、“正向引导与警示惩处”、“专题教育与中心工作”五个同步推进,积极探索常态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4个巡察小组巡视,调整“软班子”41个
翻账本、查资料、核身份、对细节……在成都市委党风廉政建设巡察组各个小组的办公点,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对巡查中发现的每一个疑点反复核对。
针对“松、私、散,浮、庸、伪”六大核心症结,成都今年首批派出4个巡察小组,重点巡视与群众生活关联度高、资源权力集中的领域,严查“四风”和贪腐问题,重拳打击顶风违纪、明知故犯等行为。
据统计,上半年以来,成都已立案查处“四风”问题案件384件,通报曝光71件80人,市县两级共调整“软班子”41个、不称职干部84人。
“成都始终坚持将正风肃纪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在‘准严韧\’上下功夫,全市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成都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成都始终坚持将查办案件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老虎”“苍蝇”一起打,初步形成不敢腐的强大震慑。
除了巡视和案件查办,成都紧扣突出问题加强建章立制,重点完善学习教育、权力运行、遵规守纪、政绩考核、监督管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使“三严三实”见实效促长效。
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精神“缺钙”、行为偏向等通病,双流县结合专题党课,列出反面典型案例70余条次,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温江区开发权力运行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以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实现决策全过程“可视可控”。
为矫正部分领导干部法纪松弛的老毛病,成都出台新规,要求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不得直接分管财务、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一把手”在工作时间离开工作所在地,须提前5天向上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领导书面报告等。
做好“结合文章”,用专题教育成果惠民生
300多万平方米的工地被分成若干工区,四大工艺厂房作业面尽可能地铺开延展……神龙四厂是龙泉驿区新常态下稳增长的“投资拉动”核心项目。
10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片高低不平的黄土堆。而现在,各工艺车间拔地而起,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成都汽车工业又一强大引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任内”。成都市把专题教育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待事业、看待政绩,以从严从实的劲头,推动省委省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
做好“结合文章”,成都加快推进“四改六治理”,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坚决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持续推进北部旧城改造和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其中,仅治水投入今年就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
新津县五津街道复兴巷排污管网改造,2000多户农村散居群众接入自来水,花桥镇城区实施供水增压工程,15个小区2.8万人告别用水难……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成都在全省率先出台首个地方性社区用房建设标准——□本报记者黄泽君8月26日,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服务中心内,居民唐黎与邻居王建新在“谊动生活馆”里下棋聊天。“舒适又有趣。”唐黎这...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