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在日前我市举办的妇幼技能大赛中,市五医院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冠军的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成都日报 2015-10-28 22:41   https://www.yybnet.net/

9月29日,成都市2015年妇幼健康技能大赛落下帷幕。这次大赛分为围产保健项目和计划生育项目等两个参赛单元,全市共有5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派出的2名参赛医生,分别夺得围产保健项目的个人一等奖和计划生育项目二等奖,医院还荣获团体一等奖。

就在去年,同样的比赛,市五医院派出4人参加,1人获得个人二等奖,2人获得个人三等奖,医院荣获团体二等奖。

在强手如林的参赛团队中两次都获奖,且今年跃居个人和团体第一,是备战训练的结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答案其实隐藏在背后。

市五医院地处温江,是成都西部地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成都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也是成都西部片区的产科急救中心。因为所处的地位,向该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他们用技术实力在为广大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而在比赛中夺魁,正是对他们技术实力的印证。

能担负急救重任

必须要有强劲的实力

10月21日,星期三,韩倩和彭晓梅两名医生轮休。即便如此,两人仍然同时在上班时间出现在市五医院妇产科病房,在查完房、向同组的其他医生交代完病人的情况后才离开。“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无论什么假期,必须要到病房看看自己的病人,向值班的医生交代具体治疗事宜。为了保障病人安全,医生之间必须实现无缝对接。”韩倩说。

他们两人是市五医院这次派出参加妇幼健康技能比赛的选手,韩倩夺得围产保健项目个人第一名,彭晓梅获得计划生育项目个人第二名。韩倩是第二次参赛,就在去年,她夺得围产保健项目个人第二名。

两次参加全市妇幼健康技能大赛且都取得不俗名次的韩倩说:“比赛是对平时临床技能的一次检验,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可能暴露出一些不规范细节,作为评委的专家也会在现场操作完后给予纠正,有利于我们规范化操作技术的提升。”她说,比赛的内容都是基本操作技能,是最基础的,“如果连基础操作都不规范,遇到大的抢救可想而知。”

抓基础、抓规范,这是市五医院妇产科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正是这种严苛的要求,铸就了医生扎实的基本功,让医生的成长和科室的实力得以迅速提升。

数据显示,在温江区,一年出生的新生儿有5000多名,而在市五医院妇产科出生的就有3000多名,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广大孕产妇愿意选择在市五医院生产,除了它是三甲综合性医院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该院妇产科是四川省的重点专科,而市五医院被确定为成都市西部片区的产科急救中心,加上该院重症医学科是四川省重点专科,危重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更能够得到保障。

市五医院副院长李卫东曾两次带队参加全市妇幼健康技能大赛,在现场,医生比赛时他会感到紧张,这紧张不光是竞争激烈造成的,也不是仅仅为了荣誉,而是暗藏在竞争背后的东西,“我们作为成都西部产科急救中心,如果名次不好,就需要反思,只有好名次能匹配‘产科急救中心\’这个地位。”他说,能担负急救重任,必须要有强劲的实力。

多科协作抢救模式

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韩倩是2003年到市五医院妇产科参加工作的,她至今能够清晰地记得当时训练的细节,“外科的基本功就是缝合、打结、止血,为了练好打结,我用一根细绳反复在笔筒上打,笔筒很轻,在打结的时候要保证它不动,就这样反复训练,一有空就在做。”其实,妇产科每个医生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规范化操作的业务训练是门常规课,病案讨论也是门常规课,任何一个病案讨论,全科室人员必须参与:哪些地方处理得当?哪些地方还不够规范?如何做得更好等等,都要及时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中,前沿技术和一些被修订的规范也被纳入进来,及时传递给临床医生。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早在10年前,为了充分保障高危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市五医院开创性地采用了多科协作的抢救模式,将重症医学科(ICU)、麻醉科、血液科、心内科、呼吸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专家都纳入到协作名单中来进行及时调配,“那时还没有‘多学科协作\’这个概念,但不同专业的有效配合,为危急重症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这一方法很快就成为一种产科急救的新模式,受到业界关注的同时,开始被成都乃至四川各医院效仿,为营救孕产妇生命产生了极大的助推力。后来市五医院成为成都西部片区的产科急救中心,该模式的运用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是多科协作机制,在市五医院,还有产科急救联动机制,各部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一旦接到产科急救电话,医院立即启动产科急救应急预案,由医务科组织协调,作为多科协作部门的妇产科、急诊科、ICU、血液科、麻醉科等相关专家迅速出动,10分钟内集合完毕,赶赴危重产妇所在医院完成产科急救任务。

该院作为成温邛片区产科急救单位,在多次产科急救中表现突出,成功抢救了数百名危重产妇,该院4名妇产科专家、3名重症医学科专家和2名血液科专家长期作为成都市产科急救小组成员,协助完成各项市级产科急救任务。

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100%

印证“中心”实力

在前不久成都市举办的妇幼健康技能大赛中,彭晓梅参赛的是计划生育项目,并获得个人二等奖,“虽然我参加的是这个项目,但平时所做的并非仅仅这个项目。这是我们基础工作的一部分而已,平时同样要参加病人的治疗和抢救。”她说,前不久,她主管的一名产妇,就是通过惊心动魄的抢救得以起死回生。

这是一名年仅23岁的崇州市产妇,怀孕37周。10月4日那天,她在家突然发生抽搐,感到异常难受,家人立即将她送往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抵达医院后,医生一检查,发现她的血压处于一种高血压临界状态,属于典型的妊娠子痫。这是一种危险的孕晚期病症,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引起脑出血,从而引发生命危险。

崇州市妇幼保健院立即通知成都市五医院,请求专家支援,对孕妇进行抢救。那天,主任医师吴继蓉接到指派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乘坐医院救护车赶赴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她的帮助下,孕妇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并顺利实施了剖宫产。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救护车将产妇转至市五医院,进入ICU进行严密监护,4天后病情平稳,才转入妇产科普通病房。事后产妇家属对医院及专家报以感激之情,“如果不是市五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助阵抢救,我们怎么也不放心,吴主任让我们吃了颗定心丸,谢谢吴主任,谢谢医院!”

然而,作为成温邛片区产科急救单位,这仅仅是市五医院参与抢救的孕产妇之一,类似的抢救、甚至更加惊心动魄的抢救经常都会发生。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市五医院组织院内危急重症抢救及讨论共66次,组织产科急救87人次,专家出诊66次,转诊病人9人,产妇死亡0人,抢救成功率100%。而截至2015年9月,该院共抢救危重产妇155例,专家出诊75人次,院内抢救危重病人77例,转诊病人(专家出诊后接回该院)17例,最大限度保障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这组数据,再次印证了市五医院作为成都西部片区产科急救中心的强大实力。

“晨笛式网压缝合止血术”

营救动力下的发明

市五医院副院长李卫东说,医院妇产科之所以实力很强,不仅靠的是全院和科室的团队协作,更要靠的是专家们的临床思维,“为了营救生命,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专家们要动很多脑筋,就是因为勤动脑筋,让新的发明创造在我院诞生。”

李卫东所说的发明创造,是指该院妇产科专家王晨笛的“晨笛式网压缝合止血术”,目前,通过这一发明,该院已经成功挽救了20余名大出血产妇的生命。这是一个怎样的发明?

众所周知,在产科界,常常会遇到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大出血患者,在无法止血的情况下,为了保全产妇生命,医生不得不作出切除子宫的决定。

王晨笛是一名有着20多年妇产科经验的专家,她曾参与抢救的危重孕产妇已经无法计数。通常情况下,遇到子宫收缩乏力而大出血的产妇,医生会采取注射抗凝剂、填塞纱布、按摩子宫、输血等救治手段,在这些手段失效后,意味着产妇将失去子宫了。但产妇往往都是年轻的,失去子宫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打击。如何才能尽量保全产妇子宫?在多年的抢救经历中,经过反复思考和总结,王晨笛发明了一种“网压式缝合止血术”。

医生韩倩解释说,产妇在发生大出血后子宫会因充血而膨胀,压迫能够促进止血。“网压式缝合止血术”就是压迫子宫的一种手段:医生采用网状式缝合,将整个子宫“捆”起来,避免膨胀带来更大出血,帮助子宫收缩,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王主任的这一方法在我们科已经用了近3年,效果非常明显。”

王晨笛的这一发明通过了国家实用技术专利的审核,3个月前,她拿到了专利证书,并以她的名字命名为“晨笛网压式缝合止血术”。不仅如此,去年,市五医院就该技术成功申请了一项成都市科研课题,今年又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的科研课题。副院长李卫东说:“我们将逐步向产科界、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晨笛网压式缝合止血术\’,在基层,没有球囊压迫等相对高端的技术,而网压式缝合止血术则是最经济实惠、最能够掌握的技术。”

去年,市五医院副院长李卫东、专家王晨笛、刘颖被评为成都市产科急救先进个人,而医院则连续多年被评为产科急救先进单位,今年在全市妇幼健康技能比赛中又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和个人二等奖,但李卫东说:“获得荣誉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荣誉,让我们更加认清了肩上所承担的重任。生命大于天,我们会持续努力,为保障成都西部地区孕产妇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选树和宣传“勤廉兼优”典型集体和典型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根据市委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选树和宣传身边“勤廉兼优”先进典型有关安排,经层层推荐评选,拟确定武侯区赴白玉县援藏支教队等11个单位、姚庆英等10名个人为成都市“勤廉兼优”典型推荐对象,现...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成都教育10月纪事2015-11-12 22:23
猜你喜欢:
评论:(在日前我市举办的妇幼技能大赛中,市五医院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冠军的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