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李大爷的亲戚给他送来许多新鲜竹笋,便炖了一大锅春笋腊肉,又担心放一夜不新鲜就多吃了一些。结果他半夜就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医生诊断是竹笋所致。记者也从市各大医院了解到,最近也有收到因吃春笋造成身体不适的患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营养专家提醒:竹笋营养虽好,但不宜贪多,特殊体质的人群需少食或禁食。
高蛋白低脂美食 营养丰富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四川盛产竹笋,其中主要分为春笋和冬笋两种。近日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时节,品种多样,其中包括兰竹笋、斑竹笋、毛竹笋、绿竹笋、麻竹笋、雷竹笋等。竹笋因其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广受市民欢迎。特别是立春之后竹笋,笋体肥大肉质鲜嫩、颜色洁白如玉、味美爽口,更是备受市民的青睐。
“竹笋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李宏宇介绍,竹笋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高蛋白、水分,以及丰富的钙、磷、铁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其吸附力又强,能吸附很多脂肪的颗粒细胞,对肥胖者减肥排脂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可以促进食物发酵,提升人体免疫能力,对消化功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有效改善体质。李宏宇说,特别是上班族,因为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容易造成压力性便秘。这个季节,每周吃两次竹笋,对消化吸收、通便、排脂解腻都有很好的作用。
老人小孩不宜多食
“食用竹笋虽然好处多,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宜。”李医生针对不同个体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指导,他建议下列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竹笋。
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紊乱的病人。竹笋含纤维素较高,容易对溃疡部位修复起到不良作用,同时容易引发腹泻、腹胀等。
2、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病人一般有食道静脉曲张的并发症,竹笋的粗纤维进入体内容易损伤腹壁,增大消化道摩擦,容易引发患者消化道出血。
3、过敏性体质。春季本来就容易过敏,春笋属于发物,对于容易产生摄入性过敏的人来说,食用春笋后易诱发过敏性鼻炎、皮炎、荨麻疹等。
4、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三岁以下幼儿,高龄老人、产妇等人群,消化道功能较弱,若大量食用竹笋,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腹泻等。
5、结石病人。竹笋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特别是草酸,草酸与体内的钙生成草酸钙,从而加大结石患者的病情,造成结石增大。
成都周边也能体验挖笋乐趣
“建议每周食用竹笋两次,每次不超过150克。”最后李医生提醒,吃春笋时尽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否则,肠道会受到双重刺激,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容易诱发胃肠不适。烹制春笋前最好能在沸水里先焯一下,以去掉部分草酸,同时软化粗纤维,以帮助消化。
最后,记者还想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您想吃到又鲜又嫩的竹笋,或者想亲自动手体验挖笋的乐趣,可前往蒲江县甘溪镇、彭州市小鱼洞镇、大邑县悦来镇、温江区万春镇、邛崃市夹关镇等地,这些地方有优质的雷竹笋在等着您。本报记者 邓婧
新闻推荐
“周卫东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带病坚守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品质。”昨日一早,成都市民刘海霞在本报看到关于周...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