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本报记者
李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众多学子又将带着梦想踏入到象牙塔里,除了带着兴奋之外,购买些学习以及生活用品自然也成了必须的事情,但在北京中关村一家苹果产品销售店门前却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位中年女子蹲在墙角,低头不时抽泣。她的女儿即将去外地上大学,今天特意来买些数码用品,然而女儿一开口就要“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并扬言“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去吧!”超过2万元的支出让母亲觉得真是吃不消。 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入学在即,新生也开始忙着采购,因此拉起了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动则上万元的费用,让家长直呼伤不起。
还没开学就花费万元
在成都市太升南路某家数码产品店门口,往来的商客络绎不绝,“从七月中旬以来,我们的销售额就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在众多客源中,为孩子购置大学装备的家长占了很大比例,还有很多是亲戚或者朋友家孩子上学,过来买礼物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舍得给孩子买东西。”“孩子还没开学报到呢,现在就为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还有数码产品等等花了两万多元,我们孩子考上了北京的学校,过几天报到,我跟他爸爸准备去送孩子,三个人的交通费、食宿费又是一笔开销,要是再加上学费、住宿费等等,新生报到,就得差不多四万元的费用。”成都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说,“孩子能考上大学,家里人当然都很高兴,但是这上学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确实是笔大的开销。”
马上就要开学报到的小吴给记者展示了一下她新购买的物品,苹果手机、联想电脑、PSP……众多高端的电子产品粗略计算已经花费大概2万元。“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跟我差不多,大部分都要购买手机、电脑这些必备数码产品,至于是什么价位的产品就要根据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来选择了。”小吴的妈妈则表示:“给孩子买些必备的物品还是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大学生动不动就要用高端产品的风气还是需要纠正,而且,开学不仅仅需要数码产品,其他很多东西的花费都很高,以我们家孩子为例,开学之前我们就已经为他购买了手机电脑(苹果4S一部,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大约13000元, 购买旅行箱包:1000元, 购买床上用品及生活用品:2000元,还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再加上学费10000元/年,住宿费1000元,生活费每一个月1500元。送孩子去报到的路费大概4000元。 我们家的收入算中等,所以给孩子购买的东西也都是中等价位的,对于那些收入比较低的家庭,如果也要购齐这些东西的话,还是很恼火的。”
“十八里相送”催热校园周边经济
即将进入九月开学月,随着各大高校的陆续开学,沉寂已久的校园又热闹起来,精明的商家看准商机,纷纷抢滩大学周边地区。
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部分已经开学了的高校校园超市以及周边的小商铺,在并不大的空间里,挤满了新生和家长,结账处排着长长的队伍。面对火爆的生意,老板显得十分开心,“人太多,衣架、镜子差点脱货。”某商铺老板介绍说,“毛巾、镜子、梳子、衣架、水瓶、脸盆以及各类洗漱用品特别好卖,学生图方便,这些生活必需品基本都会选择在学校里购置。”“最近,有不少旅馆老板来打听开学的日期。”位于新都区的四川音乐学院校区附近的商铺老板对记者说:“为了抢占生意,有很多旅店老板早早的就开着面包车在学校门口等着了,这样有些提前来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不用找就有住的地方了。”而学校附近的很多商铺也开始收拾准备营业,“虽然还没到报到的时候,但是已经陆续有新生来学校了,而且一般一个新生报到,都会有一两个家长陪同,所以带动的生意也会比平时好很多。”位于学校附近的一位餐馆营业员告诉记者:“报到日那几天生意会更红火。”
专家称:应合理消费 攀比要不得
“我那个时候上大学买物品,大概花了80块钱。”市民张先生说:“我是1985年读的大学,当时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旧的,也就添置了一套新的棉被, 如果不计算学费的话,交通费生活用品等大概花了80块。”“我那个时候买了些生活用品还有棉被等,去学校坐的火车,前前后后花了三百元。”1991年读大学的李女士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2003年读大学的叶先生则表示,根据家庭经济的不同,当年读大学的学生购置装备多在几百到千元左右。到了近几年,一个普通学生入学装备动辄就要近万元。
业内专家认为,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让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的孩子产生盲目崇拜心理,并试图亲身体验。社会上风行的炫富性、攀比性消费,对孩子的成长也造成很大影响,家长应该将孩子的这种炫富、攀比的倾向尽早扼杀在摇篮里,对于开学经济带来的高消费,家长应该有所引导,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氛围。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中国南车投资50亿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四川轨道交通产业“钱”景诱人
舒娅疆成都是中国南车在西部的重要基地,建产业园是为抢占西部市场的先发优势。摄影李里■2017年,成都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达140亿■眉山、资阳等地亦为资本布局热土本报记者舒娅疆总投资超过50...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