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试点“两评两审”机制——
□本报记者 刘莉
竞选人对村干部职责认识不足,当选后半途辞职“撂挑子”;“人气”旺的老干部,创新精神却不足,难以带领大家发展致富……目前,在村(社区)党组织“公推直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成都,一些新问题浮出水面。
如何破题?
6月19日,新都区军屯镇深水社区、木兰镇宫王社区召开直选大会。今年该区确定了新都镇山王村、新繁镇大墓山村、大丰街道崇义社区、军屯镇深水社区、木兰镇宫王社区、清流镇水梨村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换届试点,前期对报名参选的人选进行面试,最后进行公推直选,直选大会将在一周内陆续完成。
在这次换届选举中,新都区试点采用“两评两审”加公推直选的方式,希望选出既得“人心”、又有能力的带头人。
【尴尬】“推”出的干部不尽如人意
所谓“两审”,即资格审查、联合审查;“两评”指民主测评、综合考评。
“公推直选仍是主要方式,在举行差额直选大会之前,设计多个环节,目的在于引导群众,将选择‘好干部\’与选择‘好的任期目标\’相结合。”新都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诉求不同,往往只看重参选人某一方面能力,忽略了村干部应具备的综合协调能力、执行力水平和服务群众的意识。
木兰镇党委副书记曾万福告诉记者,该镇正处于城镇改造、项目入驻的密集阶段,村转社区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一些干部用传统建制村的管理方法来处理新问题,反而让矛盾更加激化。”
问题还不止于此。有村民向记者私下抱怨,村里有“能人”脑子活、点子新,最初大家把他推选出来,是希望带领大伙儿致富。但当选后,这位村干部的主要精力仍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对村级事务不够热心,不能带动本地发展。
新都区委组织部也遭遇过另一种“尴尬”,“曾经有竞选成功的村支书,发现实际工作与自己想象的是两码事,干了一年多就辞职。”
【做法】“两评两审”考察环节前置
此次,针对继任的报名人选和新报名人选,新都区各试点村(社区)所在的镇(街道)党委,分别设计了民主测评表和民意调查表,广泛搜集群众意见。
继任的报名人选,测评重点在于其在任期间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是否公道正派、是否实干敬业、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否发展经济、是否廉洁自律等;而新报名人选的民意调查,则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带头致富的能力、是否具有奉献服务的精神、是否拥有良好的邻里关系等。
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完成后,新都区特别设置了综合考评的环节,采取理论测试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对报名人选进行综合素质考评。
6月13日,木兰镇宫王社区举行了“阵容强大”的面试,面试官包括镇党委副书记、纪委副书记、财政所长、党政办主任等7人。面试中,各种尖锐问题抛出,考验报名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假设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你的亲戚和其他村民产生了矛盾,你会怎么处理?”“我会从宣传政策入手,告诉群众,这不是哪一家得了好处,而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其次要找突破口,比如先从自己的亲戚入手,请他支持我的工作,同时全方面寻找矛盾产生的原因,从中找寻解决办法……”受聘在社区工作的汪君由此脱颖而出,在最后的差额直选中当选党组织委员。
值得一提的是,面试后,新都试点联合镇(街道)一级的相关换届工作小组,会同镇(街道)的纪检监察、目标、计生、城建、派出所等多个部门,对报名人选进行集中联审。“对报名人选进行全方位考察,确保最后进入公推直选阶段的候选人,完全符合干部的要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莉)7月19日,成都市新都区2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5.7亿元。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科伦高端软包装生产线出口线项目拟投资6.2亿元,预计销售收入15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成都鲁得贝汽车灯...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