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莉
每条路上竖起标牌、每辆巡逻车贴出标签、每个保洁工人衣服上印有字样……6月4日,记者来到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瑞云社区,发现这里有一种特殊的“名片”——凡是涉及到村级公共服务资金使用的项目,都有统一设计的标识。通过“名片”,村公资金用在了哪里群众一目了然。
为什么要贴“名片”?
原来,近几年瑞云社区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村公资金的去向逐步走向“软件”,比如购买保洁、安全巡逻、文化活动等服务。和修路、修沟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相比,“软件”项目让部分群众产生了“不知道村公资金用到哪去了”的疑惑。瑞云社区主任郭良义说,虽然每年都会把村公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张贴公示,但还不够直观。
由此,瑞云社区想出了给项目贴“名片”的想法。在社区里,记者发现,社区里的“名片”无处不在,大到道路、沟渠,小到电脑、扫帚,甚至保洁人员的服装上都贴着标识。
这种方式还有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居民王继康说:“贴了标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用村公资金购买的,方便我们监督,比如保洁员,如果做得不好,我们就不请他了。”
新都区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将全面推广这种方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明海6月9日,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工业园,成都成量精密机械公司厂房内的作业现场,工人正在对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全自动数控螺纹磨床进行调试。“目前,公司已与德国SMS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拟投...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