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顶着高温,新都区新繁镇高院村1组的组长曾长根走家串户收“清洁费”。在他的印象中,要村民们交钱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想到,这一次,45户人一天半就收齐了。“到年底,如果‘门前三包\’搞得好,不光要返还清洁费,还有奖励!”
今年3月,高院村借力新农村项目建设,对农村老旧院落进行整治,给农民“洗脑壳”,引导他们享受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
□本报记者 刘莉
有了对比村民也想住在“公园”里
与1组相距不远,是高院村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玲珑锦院。目前,已有60多户村民搬进了新家。
这是个典型的“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项目,分成了5个组团,彼此间有绿地、林盘、沟渠、湿地、农田间隔,还设计了绿道和休闲健身区。
玲珑锦院一共238户,只占全村户数的1/4。“没有修新房子的,也应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计划对老旧院落进行整治。”新都区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说。
说起容易做起难。“农村乱扔垃圾成风,水沟都被堵死了,林盘里臭烘烘的。”曾长根有切身体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开展了好几年,政府花了不少力气,效果却并不明显。
他记得,几年前,政府修了垃圾池,还花钱请人到各家收集垃圾,但村民还是觉得麻烦,甚至还会有人狡辩:“我不丢垃圾,那些搞清洁的咋挣得到钱呢?”“农村环境整治,关键在转变村民观念,这个时候来做这件事,我们是有基础的。”高院村支部书记钟小林说,以前没对比,村民对生活环境没什么概念,玲珑锦院建成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玲珑锦院地面铺的是小青砖,几乎看不到一张废纸,沟渠里的水清亮亮的,房前屋后整齐地种着花果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慢慢地,玲珑锦院成了高院村的“公园”,晚饭后大家都愿意去走一走。
争夺“星星”村民有了荣誉感
曾长根发现,周围的村民们开始“羡慕”起住进玲珑锦院的人来,“房子修得漂亮不说,到处干干净净的,走到那边眼睛都要亮些!”村上趁机做工作:“政府负责把组道规整好,也铺上小青砖,各家各户负责把房前屋后的清洁搞好,垃圾必须进桶,行不行?”
他们在1组进行试点,设计了新的方式,就是每人每年交20元清洁费,每个季度给各家贴“星星”——红色的代表合格,黄色的代表不合格,上墙公示。全年都合格的,就退还20元费用,不合格的就扣留一部分,用于奖励做得好的。
这个办法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同意,大家开始全面大扫除:清理水沟,规整林盘,还就地取材用竹子做了不少篱笆,把菜秧树苗等框起来。
每家的门前都贴上了“门前三包”的承诺书,写清楚这片区域是由哪个人负责。村里购置了不少垃圾桶,派专人每天收运垃圾……曾长根则和社员代表、党员代表等组成检查小组,每周全部走一遍,以确定“星星”给哪家。
几个月过去了,当曾长根第一次把结果公示出来时,不少村民都跑去看,“20元钱其实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有荣誉感,看到别人比自己搞得好,就会不好意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君芳)11月21日,可口可乐(四川)饮料有限公司与新都区政府合作,正式启动“中水回用”项目,每年将捐赠8万吨中水用于成都市新都区市政绿化保洁。据新都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新都区市政...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