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新都新闻 > 正文

成都激情——强劲推进工业强基行动 拼干劲拼速度拼质量 总之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成都商报记者探访项目现场,揭开成都新速度的秘诀

来源:成都商报 2016-09-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进行车体焊接,这是地铁项目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作

制图 王雪

政务服务很拼

移除一条管线时,工业园很多人一直守到凌晨,“正常情况下需要半年解决的事情,在我们紧急协调下,只花了两个多月。”

工作人员很拼

“我们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有的人连续40多天没休假。没有停工一天,为了赶在9月下旬正式下线,每个人都在烧烤天气下坚持。”

项目生产很拼

3条流水线,从焊接到零件安装到总组都达到了自动化标准,严格遵循25大工序生产。来自比利时的焊接机器人负责地铁项目技术含量最高的车体焊接工作,按欧标操作。

“早晨7点半出门,晚上10点回家,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有人40天没休假。”

“正常情况下,需要半年解决的事情,在我们紧急协调下,只花了两个多月就搞定了。”

“我们的生产速度快,论生产的精细度,我们也走在前头。”

昨日,成都地铁首列A型铝合金车辆下线,标志着成都地铁“成都造”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为了这一天,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拼干劲、拼速度、拼质量,为工业强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技术人员

连续1个半月没休假

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

陈鹏飞大学毕业就进入中车集团,3年时间,第一次喊累就是因为“成都造”地铁车辆的投产。从7月到9月,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昼夜不息。

“7点半从家里出门,晚上10点回家,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有的技术人员连续1个半月没休假。”陈鹏飞是“成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负责监管车体总装的焊接。陈鹏飞说,“成都造”地铁焊接执行的是EN15085焊接体系标准,通过此类标准体系的认证是我国轨道车辆和车辆部件出口到欧盟国家必备的条件。

整个8月,成都持续高温,园区的室外温度比正常温度还要高3摄氏度。“没有停工一天,为了赶在9月下旬正式下线,每个人都在烧烤天气下坚持。”陈鹏飞坐上首列下线车厢,体验着地铁上变频空调带来的凉爽和舒适,“再热,都值了。”

政务服务

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雪松

主要跑现场 平均每天去一趟

王雪松是一名来自新都工业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与园区内的企业进行对接、协调。在王雪松负责的30多个项目中,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是重中之重。对接这个项目以来,王雪松做得最多的就是跑现场,平均每天都要去一次,有事及时解决,周周汇报进程。

签约之后 全程跟进服务

2014年8月随着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落户新都,新都区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中车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王雪松的职责就是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好协调人。

王雪松有一本台账,里面以表格形式记录着每个阶段中车产业园项目的推进情况。“签约之后,就要全程跟进项目,做好服务,工商注册、立项、环评、建设等手续都要协助。”

最近,在A型车下线之前,王雪松一直忙的事情就是石木路中车项目段改造,石木路本身只有20多米宽,而进入轨道交通产业园的车辆很长,道路没有办法满足转弯半径,“轨道交通产业园施工和石木路施工交叉进行,5月又常下雨,要在中间做大量的协调工作。”王雪松说,当时孩子还生病,连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移除管线 半年的事两个月搞定

参与项目这么久时间,王雪松干得最多的就是跑现场,平均每天都要跑一次。王雪松说,加班、周末来现场协调问题是家常便饭。

据王雪松介绍,工业区建立完善了“项目推进周报制度”,责任部门落实专人对接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临近产品下线时,在靠近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地方有一条石斑线输气管线,如果不移走就会影响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在移除管线时,工业园很多人一直守到凌晨,“正常情况下,需要半年解决的事情,在我们紧急协调下,只花了两个多月。”王雪松说。

探访厂房

从地板到机器一尘不染

比利时机器人按欧标焊接

248米,中车成都公司新都产区一间厂房的长度,也是两列铝合金A型地铁首尾相连的长度。

走在厂房里,巨大的穹顶式屋顶罩住厂房,可以听见回声。厂房生产主管苟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由于车体焊接对温度和湿度均有较高要求,厂房需每日除尘除湿。与普通厂房机油遍地的样子不同,这间厂房投入生产已有2个月,但从地板到机器,都干净锃亮。苟勇介绍,车体工区有163名员工操作,来自比利时的焊接机器人负责地铁项目技术含量最高的车体焊接工作。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之一,按欧标操作。工作人员进出,需要穿着的防护服分为3种规格,以确保生产环境达标。

而整间厂房的3条流水线,从焊接到零件安装到总组,都达到了自动化标准,严格遵循25大工序生产。“我们的生产速度快,论生产的精细度,我们也走在前头。”成都商报记者 张舒 钟茜妮

新闻推荐

记者刘莉成都市新都区举行年世界生态田园城

本报讯(记者刘莉)1月11日,成都市新都区举行2012年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建设综合评审会,北新RBD九道堰综合示范带、繁花锦水文化生态园等13个项目逐一亮相,通过专家评审打分,确定是否入围区重点项目,分享...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成都激情——强劲推进工业强基行动 拼干劲拼速度拼质量 总之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成都商报记者探访项目现场,揭开成都新速度的秘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