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若冰
从今年起至2020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面向全球招揽顶端人才,累计引进不低于1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月24日《成都商报》)
发展社会生产力,离不开顶端人才,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毫无疑问,成都高新区出台人才新政,未来5年设立50亿人才资金,是推动高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务实之举,是颇具战略眼光的大手笔。
时下,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那就是在一些地方,一面是人才难求,一面是聘到了人才却留不住。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虽然知道投资讲究回报,却并不明了回报率最高的是人才投资的道理,舍不得像成都高新区那样抛出“大手笔”;一些企业高层虽然知道市场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却并不明了该如何用好人才,不明了用好身边人才与招揽人才同等重要。
用好人才的措施很多。一是改善人才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工作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照,组织上多培养。二是适才适用,不唯学历,重在能力。几年前,成都市新都区相关负责人在谈到实施“两大人才引进培养工程”时曾说,“就算是初中学历,但具有本行业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技改革新、工艺应用、操作方法等方面取得过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技能人才,同样可以成为精英人才。”不唯资历,不唯学历,只唯能力,是该区当年实施“两大人才引进培养工程”中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三是要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职工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拼死干活也痛快。四是在分配上要克服平均主义,要根据岗位不同贡献大小,拉大收入差距。试想,倘若一位高级工程师与一位普通工人的薪酬相差无几,那么就很难设想,高工不会另谋“高就”,而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聘到和留住人才呢?
古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今有成都高新区斥重金面向全球揽英才。这足以说明,精英们在发展社会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发展社会经济,单靠精英们显然是不够的,在实现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戮力同心,贡献智慧与力量。用好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吧,让“金子们”在各自岗位上闪光!
新闻推荐
四川丝绸博物馆将迁移至锦门丝绸特色小镇景区,并拟将提档升级为四川南方丝绸之路博物馆。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获悉,经过4年建设,位于新都区三河街道,占地亩的锦门丝绸特色小镇已仿造了成都北大门、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