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新都新闻 > 正文

扶残助残 托举梦想 ——成都市新都区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来源:西南商报 2017-06-07 04:0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成都市新都区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残疾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勇敢地面对生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实现着人生价值,书写着人生精彩,筑就美丽的人生梦想。

新都区残联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以“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为引领,创新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固强项补短板、做真功干实事,促进了全区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提升了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新都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型卫星城做出了积极贡献。

汇聚力量

扶残助残

历年来,新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一同部署、一起安排、一道落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残疾人文体活动日趋活跃,福利待遇、生活条件以及残疾人平等参加社会活动的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新都区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2016年,新都区残联统筹推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汇聚各方力量,千方百计扶残助残。一是惠残制度设计取得新突破。区残联与财政、卫计局、公安分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送康上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供残疾人免费停放的通知》《2016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阳光救助目标任务的通知》。二是专门协会工作得到加强。五大专门协会举办适合残疾人的活动、培训,让更多残疾人从中受益;“12·3国际残疾人日”期间,肢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企业家为新都街道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捐赠慰问金慰问品,社会反响良好。三是专业化服务有了新的进展。探索“公办民营”的模式,在斑竹园大夫村建立了新都区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服务基地,目前,基地运行良好,已开展康复、托养、就业服务600人次,为53人建立健康档案,5名重度残疾人实现了日间照料,开展常态化的娱疗、工疗、农疗项目共10个。

夯实三大保障

提升服务水平

新都区残联更加注重组织、资金和信息三大保障,着力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让残疾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提升组织保障。区残联全面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分批组织专干和联络员参加中残联的网络培训;定期参加省、市“量服”培训;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为契机,定期开展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和思想素质教育,全区残联系统清廉务实高效的作风大有改进,形成了愿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加强资金保障。2016年全区残疾人事业投入资金达到4460万元。其中民生项目资金投入达到4139万元,投入较2015年增长5%,为全区残疾人的兜底补短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配合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依法征收残保金1794万元,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奠定了基础。

完善残疾人基础信息保障。完善“量服”平台基础数据,把全区2.4万余名残疾人的基础信息和需求、享受政策扶持、残疾人满意度等情况录入平台;加强基础信息的管理和研判,普及“智慧量服”,强化利用手机APP录入和管理残疾人的基础数据。现在,全区近300名残疾人工作者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全区任何一个残疾人的基础信息,增强了残联干部与残疾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了服务残疾人的工作效率。

做实残疾人民生

维护残疾人权益

心为残疾人所想,情为残疾人所系,利为残疾人所谋。新都区残联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坚持固强项补短板,做真功干实事,努力办残疾人之需,解残疾人之难,谋残疾人之利,用千般真情温暖残疾人心扉。

2016年,新都区残疾人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残疾人获得感明显增强。资助1577名重度(一、二级)残疾人购买养老保险,政府资助金额达到2234.7万元;为500名精神病患者发放的药品价值40万元,资助10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享受阳光住院救治,给予住院期间的生活补贴14.6万元;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25%;资助3620名贫困残疾成人及少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金额114.7万元;为1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改造金额达14.6万元。

新都区残联着力做实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注重维护康复医疗、教育就业等基本权益,使普惠和特惠服务更加精准,让残疾人与正常人一道同享阳光,共筑梦想。一是免费发放各类辅助器具、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发放精神病药品、资助购买医疗保险、救助突遇重大病灾的残疾人……切实保障残疾人康复医疗权益。二是为低保低收入家庭子女学生提供自强助学金,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帮助扶持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发放燃油补贴,解答残疾人关心的政策。这些举措,2016年区残联投入近千万元,1万余人次残疾人从中得到切实帮扶,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更加自信地融入社会生活。

5月18日,在2017年“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区残联在新都区新都街道锦水苑社区广场组织开展以“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为主题的宣传义诊活动,新都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障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残疾预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出生缺陷干预知识宣传,提供婚前、孕前、产检等保健咨询,普及优生优育和残疾预防知识;为群众解答残疾预防问题,提供残疾康复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咨询;开展义诊以及涉残法律法规、惠残政策的宣传。为各类残疾人开展测量血压、血糖、听心率、眼科检查等义诊服务,提供家庭康复训练、社区康复、机构康复、康复脱残的咨询和指导,受到残疾人的欢迎和群众的好评。

倾情帮扶

托举梦想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新都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正以爬坡过坎、勇攀高峰的勇气,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豪气,增强做好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创新助残,真情为残,托举残疾人的新梦想。具体地说,要积极开展助残志愿者的挖掘、登记和培训,让更多爱心人士、专业人才为残疾人提供家政、就业、康复等方面的帮扶。要积极配合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主动参与到基层群团服务中心的服务与管理中,开展残疾人的政策宣传、帮扶救助、权益维护和志愿服务工作,打造具有新都特色的助残品牌,进一步优化扶残助残社会环境。

新都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谭小琳告诉记者,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化很强的工作,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站在新的起点,新都区将切实加大残疾人事业投入,着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脱贫等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提升残疾预防、康复服务、特殊教育、精神文化生活、权益维护等对残疾人服务能力,大力优化志愿助残、爱心助残和无障碍建设与管理等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谭小琳理事长感慨地说,2017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全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将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以及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将残疾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残疾人的需求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依据,将残疾人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民生工程的标准,问需、问计、问效于残疾人,把残疾人民生项目抓在手上,记在心上,在新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型卫星城,勇当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主力军中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苏东 立维

(图片由新都区残疾人联合会提供)

新闻推荐

5号线一二期工程 首个关键线路区间双线贯通

5号线一二期工程科园站—高升桥站实现双线贯通5月25日,随着5号线一二期工程科园站—高升桥站区间左线盾构机破壁而出,科园站—高升桥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该线中心城区首个关键线路区间双线贯...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扶残助残 托举梦想 ——成都市新都区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