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新都新闻 > 正文

新都“154”发展蓝图蹄疾步稳 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正在崛起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7-10 03:42   https://www.yybnet.net/

新时代,面对新考题,如何交出新答卷?“中优”、“北改”、成都经济地理板块的重塑,为新都带来了发展的“窗口期”,凝聚共识,奋发有为,让实干担当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新都答卷”。

新都抓住了干部认识这个“牛鼻子”,向破除阻碍发展的陈旧思维打响了“第一枪”。新都向全体干部发出“三破除、三主动”的动员令,坚决破除“圈层意识、码头意识、将就意识”的动员令,形成主动向上争取、主动对外招商、主动下沉服务的思想行动自觉,实际上是吹响了新都发展再提速的集结号。

新都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新都发展的新蓝图正式绘就。紧扣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新都“154”发展总体思路,成为新都发展再跃升的“路线图”“施工图”。

一个锚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都,一个高品质生活环境的新香城格局初显,一个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正在崛起。

锚定高质量发展

产业具备国际化发展层级

“轨道交通西南研发中心”挂牌、轨道交通产业园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都工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西南交大“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落地、成都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项目启动、国际公路物流港进展快速……一年时间,新都三大主导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推进。

如何使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离不开高质量企业的引进,新都从抓招大引强,抓龙头企业破题,最近的一年时间,可以说在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上,是一个关键时刻。新都轨道交通产业链向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升级。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项目龙头效应,持续吸附产业链相关企业,引进今创、新誉等配套企业30余家(投产10家),总投资超过130亿元,9大核心技术和10大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基本完备。目前,中车成都公司已成为西部地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覆盖最全、造修能力最强、产能最大的企业,具有年新造地铁600辆、检修1000辆,新制式轨道装备新造150辆,铁路客车高级修1000辆的产能。

完善的产业链落地,使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向产业生态圈发展,具备了坚实基础。

新都按照政产学研多维协作的理念,让要素向科技、向人才汇聚。新都区设立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按市场化运作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支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2018年4月18日,中车成都公司与青岛四方股份公司联合成立的“轨道交通西南研发中心”在新都石板滩正式挂牌成立。

2018年5月13日,新都区与西南交大正式签署了《新都区-西南交大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西南交大“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已正式落地新都。

今年初,新都区与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合作打造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项目。

新都区规划了9平方公里的成都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设立了2亿元产业基金,结合新都区5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联袂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624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等,共建“航空产业智谷”。

力争到2025年,园区聚集核心配套企业6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顶尖的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和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

新都的现代物流已经开始转型升级,安博项目一期即将竣工,京东亚洲一号项目将实现今年“双十一”试运营。目前,聚集在新都区域内的国际国内物流巨头的数量是最多的,不仅使新都现代物流产业链完备,而且为新都奠定了发展新经济和总部经济的良好基础,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新都以功能区建设为牵引推动“高质效提升”,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突破。

据了解,新都区正在将聚焦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作为建设“产、城、人一体化”城市新区的重要抓手,按照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产业新城为核心,产业链上下配套齐全、生产性服务业左右协同、基础设施功能配套齐备的思路,着力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一座轨道航空产业新城在石板滩镇渐露端倪。

新都以不断创新的模式,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发力前进。50万平方米的定制化、模块化的厂房,一期已经交付,加速了企业落地到投产的效率;细化完善“新都人才新政24条”,实施“香城英才计划”“特需人才计划”,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

新都主要负责人表示,新都将继续坚持以产业功能区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载体,实施新都轨道交通产业“三跑”策略(跟跑动车市场、竞跑城轨市场、领跑磁浮市场),以中车成都公司为核心,加快构建产业链上下配套齐全、生产性服务业左右协同、基础设施功能配套齐备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将产业功能区打造为西南地区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西南地区轨道交通装备维保和检测基地和面向“一带一路”的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出口服务基地。

高品质城市功能建设

“香城之心”助力国际范新香城

与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相匹配的“香城之心”,是一座集生态、文化、产业、宜居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魅力新城。区域内,毗河绿道,碧水绕城,泥巴沱森林公园,环境宜人,公园城市景象已然显现。

在新一轮的规划中,新都区将打造“香城之心”城市新中心,理念是“生态为本、文化为魂、公服为基、形态为韵”。生态方面,将在新城市中心规划建设3287亩的城市森林公园,以城市森林公园带动片区发展。文化方面,依托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围绕四川音乐学院等艺术资源,打造音乐文创特色街区、香城大剧院和音乐培训中心,以教育培训、动漫游戏、音乐创作和演艺为主要业态,在香城中心和特色小镇遍植音乐文化,打响“乐创新都”城市品牌,让音乐成为新都城市名片。在公服配套方面,除了学校、医院外,还要建设科技馆、博物馆和体育中心等一批重要功能支撑项目;形态方面,则将布局新都最高的地标建筑,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从生态、文态、业态、形态方面,打造一座集生态、文化、产业、宜居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魅力新城。

毗河绿道·音乐文创公园,以音乐文创为主题,打造一条滨河绿道、智慧绿道、时尚绿道等复合型多功能生态廊道,建设婚纱基地、智慧书屋、活力运动天地、智慧驿站等配套设施,搭建“毗河艺人”表演舞台,植入音乐艺术元素和音乐符号景观,实现音乐与绿道的完美演绎。

家门口的生态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让香城绿道拥有较高的人气,新都在绿道增设开放公共设施,加强人性化设计,按照步行分钟可达标准,增设公共卫生间、自动售卖机、应急救助点等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篮球场、足球场等开敞运动场所,社区书店、移动报亭等开放文化设施,据悉,未来香城绿道还计划WIFI全覆盖。

新都区充分对接锦城绿道总体规划,以时代眼光和国际水准编制《新都区香城绿道规划》,香城绿道规划全长821公里,串联山水林田形成“田园生态网”。依托锦城绿道建成1680亩香城湿地公园、300亩保利198音乐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依托香城绿道加快推进3287亩泥巴沱森林公园、800亩白鹤岛湿地公园等项目。初步构建“5分钟见绿、10分钟见园、20分钟见林”的三级绿化体系。

新都对未来的城市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的“小目标”: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成北新中心城区;推进公共设施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国际范形象,建设国际开放新城区;推动“新都制造”向“新都智造”全面转型提升,建设创新智造新城区;让地域特色和国际潮流有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建设品质魅力新城区;以城乡融合发展塑造“乡村里的都市生活,都市里的乡村景观”,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让每一个人在新都都能过得体面、得到发展。

高标准民生服务优质供给

新都市民获得感满满

新都区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系统集成为抓手,着力推动项目攻坚、多元共治,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据悉,目前新都已形成覆盖13个镇街255个社区的“五大行动”,同时按照三年计划“一张图”,以精准规划推动精准落实,实施新都社区的大变样。攻坚会战开始以来,新都街道板块式、集成化地启动新桂东、紫瑞、正因三个片区,街区面貌已焕然一新。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清新文艺范儿的正因片区、活力新潮范儿的桂东片区、休闲人文范儿的紫瑞片区,令人眼前一亮。

新都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方向,通过以“党建+”的方式,协同联动,开启了城乡社区发展的创新模式。

新都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真正实现“街巷花开、院落果香、文化涵养、人民幸福”。

新都高标准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还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劳有所得、学有优教、住有宜居……更高品质的生活,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新都区首个“智慧医养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站”在新都街道桂东路社区挂牌成立。依托“蓉家医”APP实现覆盖桂东路社区7799名常住人口的“互联网+”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一流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和约定健康管理等服务,逐步扩展居家养老、突发处置、生活服务等智慧医养融合服务项目,让网络信息多跑路,社区居民少跑路,为群众提供更快捷、更贴心的医养结合特色服务。

据悉,新都将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均衡覆盖,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 抓好15个老旧院落改造、74条背街小巷整治,完成98个(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治理的目的是发展,新都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设立新都社治委,统筹社区、激活资源,高效地对社区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谋篇布局。

新都区在持续推进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抬高发展底部,提升整体水平,使城乡社区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向协同治理转变,向专业治理转变,新都的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会越来越爆棚!

高水平谋划特色小镇

乡村振兴展现新都路径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新都启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设立1亿元乡村振兴专项配套资金,正在加快实施总投资55.56亿元的37个乡村振兴重大项目。

斑竹园乡村音乐小镇、三河天府沸腾小镇、马家尖峰运动小镇、新繁蔬菜电商小镇等首批4个特色小镇已经初步呈现,形成了以点带面、贯通发展的良好态势,乡村振兴的“新都路径”开始展现。

一个以火锅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天府沸腾小镇,进入成都市民的休闲视野,看熊猫、吃火锅、听音乐,这些对于成都人来说,稀松平常的日常休闲场景,一旦植入在生态田园、乡村绿道,火锅居然可以在树上吃、湖边吃、水里吃、山上吃,“绿道+”让成都的绿道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也让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丰富内涵。

中国民歌、中国民乐赏析音乐会,开进了乡村,在斑竹园的三河村,高雅艺术与乡村风光,完美结合;一年四季都能“滑雪”,马家镇的尖峰运动小镇,成为成都市民周末休闲的“新宠”。

新都区将抓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总体规划》《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等22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构建以新都城区为核心、城乡统筹单元为重点、特色小镇为支点、多个林盘聚落和田园综合体环绕分布的“1+3+100”城镇体系,推动城乡“互补互通互融互动”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兼具地域特色、文化价值、时代气息的特色产业群。试点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探索集体资产和闲置资产管理新模式。加快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以跨界融合为抓手,推进“农业+音乐、农业+文创、农业+体育、农业+电商”等多功能拓展,形成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形态,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推动新都乡村振兴早见成效、早出成果。

新都的高质量发展的“质”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值上量质齐升,更需要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中读取。满足群众在新时代、新发展中的提出的需求。

新都正在坚定不移的坚持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谋划对外开放,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狠抓“全面落实年”各项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新都的各项事业正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发展进步,为迈步新时代争创新作为奠定坚实基础。

新都,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的目标,将久久为功奋力前行。

新闻推荐

举行“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本报讯(记者谭立鹏)昨日上午,成都新都工业园区举行庆祝建党97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表彰了园区8个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都“154”发展蓝图蹄疾步稳 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正在崛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