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花
1月8日和9日,“广西第四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暨“2014年合作课堂文化节”在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举行,来自南宁、钦州、崇左、河池等地600多名老师齐聚一堂参加合作课改“盛宴”。本次活动,由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西教育杂志社、漓江出版社、大新县教育局主办,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承办。合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
“我是英国工业代表”“我是牛B的瓦特”“我是织布机”……在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黄永谦老师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合作课堂展示课上,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的同学们以角色扮演的方法,深刻理解了第三次革命时期最显著的代表者,并以“图—文—演”方式展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区别。活泼的语言,活跃的课堂,让学生仿佛身临“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通过讨论、表演、展示,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地“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记忆的良好氛围。
“看看这些漫画,你们觉得像谁呢?”“他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的特点”……“牙齿大”“额头长”“下巴尖”……在来自隆安中学卢凤贤老师上的《漫画人物表情》美术课上,同学们则通过看一看、演一演、画一画、评一评的方法,掌握了人物漫画地画画技巧,改变了以往,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呆板学习方法,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评价水平。
“我们第六小组的‘模特\’是李嘉伟同学,我抓住他眼睛小,鼻子大的特点来画,想不到我能把他画得那么搞笑,还评得了第一名,我对画画更有信心了。”赵智山说。
来自南宁市、河池市、钦州市等市的17位教师,分别执教初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17节精彩的合作课堂集中展现了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让600多名参加学习的老师,享受到一次丰盛的“课改教学盛宴”。“今天,听了老师们上的合作课堂展示课后很受益,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帮助很大,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开展。”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英语老师周玉老说。成长的故事——教师成长之我谈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了日出,送走了晚霞……”伴随音乐《敢问路在何方》,来自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的“合作课堂小组”表演了唐僧师徒一行走上了取“真经”之路,艰难坎坷的取“取经”之路,最终“师徒”斩妖除险终于取得了“真经”,幽默风趣地表演,展现了合作课堂的历程及课改合作的执着精神,让听课的老师都很受益。
在“成长的故事”活动环节,专家们与全体老师分享了参加课改的学校和教师的成长历程。在“合作课堂小组show”上,show的主题为“合作和自主——看看我们的团队!”合作课堂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小组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和精心准备的节目,有“小品”“诗朗诵”“情景剧”,赏心悦目的节目,合作课堂的情景,有创意的作品,风趣幽默的表演引来听课教师地阵阵掌声。
专家们还就合作课堂的发展现状、各实验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合作课堂与新课程高度契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让与会的老师感受到了“合作课堂”的魅力,分享到了成功的经验和喜悦。校长论坛——可持续的教学模式
“合作课堂有魅力。我们学校是全员参加合作课堂,在采用了合作课堂后,现在我们的老师上课更加轻松了,学生学习能力更加强了。我觉得合作课堂应成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在“合作课堂学校文化建设”专题校长论坛活动中,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校长覃向阳谈到了参加合作课堂的体会。
“这两天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合作课堂的巨大魅力,课堂中学生学会了倾听、表达和交流,合作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中没有了‘瞌睡虫\’也没有了‘懒虫\’,我们也希望能够加入到合作课堂的行列中,能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大新县榄圩中学校长赵彰说。
“让合作课堂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培养出一支学习型教师团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是我们合作课堂的最终目标和宗旨。”合作课堂首席培训师林洁菁老师说道。林洁菁老师还从《教改成功秘笈——合作课堂的三个互动齿轮》即“课堂教学模块”“技能提升模块”“文化建设模块”这“三个互动齿轮”关系系统地阐述了老师“教”的技能和学生“学”的技能,生动翔实的例子让听课的老师非常受益。
新闻推荐
1月13日,工人正在种植花草。近段时间来,大新县注重抓好单位庭院的绿化美化工作,把办公环境作为建设文明和谐机关、展示机关形象、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来抓。梁桂花&n...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