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民
2月15日,家住大新县福隆乡欧阳村那四屯农民赵其锋一家三口早早起了床,将150只鸭装上一辆微型车,按照与驻村第一书记刘懿的约定,要运到南宁去销售。今年一家三口的过年货就指望这批鸭了。
10点多钟时,赵其锋开车上路了。一路上,他的心里一直七上八下:这么多的鸭一天能卖完吗?如果卖不完,这些鸭这么一折腾,一只鸭不知一天要掉多少重?
欧阳村人多地少,全村568户2560人口,60%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是大新县有名的“打工乡”。今年40岁的赵其锋,从1993年下广东打工到去年整整有20多年。去年返乡过节,看到家乡在村委班子和小刘书记的指导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道硬化、宽带进村,最近村里又引进“菜博士”项目……一件件实事办成了群众的喜事,赵其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决心留下来创业,既可照顾家庭,又能带动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于是,去年11月,赵其锋在小额贷款的支持下买来一批鸭苗,开始走上创业之路。
由于家乡生态自然环境好,小河泉水清澈,加上喂的是粗饲料,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护理,这批鸭只只羽毛发亮,人见人爱。但是,随着春节的临近,赵其锋遇上了难题:这么多的鸭怎样卖得出去?于是,上个星期日,赵其锋试着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到村里来走访的小刘书记。小刘书记听他一说,当即答应帮他的忙。当晚,小刘书记便将他的“生态鸭”靓照和生动的广告词发到微博上。
下午一点许,赵其锋的鸭车终于到了南宁。在小刘书记的引领下,赵其锋将车开到市区。车刚停下,就有许多人围拢过来,“啧啧,这鸭子,比微博上的图片还要靓!”“小刘介绍的,准没错!我订的是两只鸭,称给我吧。”……
很快,前来买鸭的顾客络绎不绝。赵其锋负责将鸭从车上卸下来,他的大哥负责过称,小刘书记登记、写标签记号,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到了下午4点多钟,运来的鸭终于全部卖光。一算帐,扣去成本,每只鸭净赚30块钱。
“今年要把养鸭的规模扩大几倍!”赵其锋一边“哗啦啦”地数着一大把钱,一边乐呵呵地说:“今年春节过得最开心!”
新闻推荐
大新讯 去年,面对糖、锰支柱产业产值下滑,财税增收困难等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大新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一改以往单一的产业结构,多举...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