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族中,人们时常是利用周末好好休息一两天,或带上小孩、老人出去游玩。然而,大新县人民法院的许多法官,近段以来时常利用周末加班加点工作,或审理案件,或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法院信息中心举办的视频学习培训班。该院许多法官的周末,是在审理案件中度过,或在培训班中度过。下面三个镜头可见一斑。
镜头一:审判庭里法官调解忙
3月7日是星期六,这天,大新县人民法院蒙志华副院长与立案庭法官们仍在忙于调解一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当天上午,在大审判庭,蒙志华副院长与立案庭法官联合五山乡政府正在调解这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十几名村民代表期待法官主持公道,让他们尽快拿到承包金。
本案中,承包人黄锦开与大新县五山乡天水社区腊屯村民小组(以下简称腊屯)于2012年12月签订农业承包合同,黄锦开承包腊屯585亩土地种植甘蔗,承包期限6年,每年每亩租金900元。2013年双方均按约履行,但到2014年,由于糖价低迷等原因,黄锦开没有支付2014年的52万余元租金和17万元的劳务费,双方由此引发纠纷。
该案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到社会稳定。调解中,双方意见分歧很大,腊屯要求先付钱才能砍甘蔗,黄锦开则表示现在没钱,必须先砍甘蔗才行。法官遂向双方释明风险,2014/2015年榨季糖厂开榨准备结束,现在承包地里还有几千吨甘蔗,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对双方都不利。经过耐心细致的开导,双方各让一步,最终达成协议,黄锦开先付10万元,待甘蔗入厂后,每车给腊屯3500元,直到付清所欠款项。调解既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又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双方对结果均表示满意,对法官的辛苦工作连声感谢。
镜头二:法官下乡送达诉讼文书忙
近段以来,由于该院民一庭受理的案件比较多,对此,如果应诉材料、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不能及时送达,案件则无法在法定审理期限内结案。有两个离婚案件,被告住所距离县城40多公里外的小山村,没有电话联系,邮寄送达被告拒绝签收,法官在上班时间两次前往送达均没有见人。经向村委了解到,3月7日是周末,被告在家。于是民一庭法官再次前往被告家送达诉讼文书。
法官见到被告后,被告起初拒绝签收。法官向被告进行法律宣传,称如果被告不签收就表示同意离婚,而且离婚时什么财产都不能分割。法官还向被告释法说,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是否准予离婚,主要是看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被告如果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当积极应诉,提交证据,让法官查明事实,做出公正裁判。经过耐心地进行法制教育,被告终于明白利害关系,当场签收了诉讼文书。
镜头三:法官周末充电忙
新的行政诉讼法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为了准确适用即将实施的新行政诉讼法,更好地履行行政审判职能,近段以来,该院领导组织行政庭、立案庭、审监庭的法官,于3月6日至8日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法院信息中心举办的视频学习培训班,提前深入学习该法。经过三天的系统学习,法官们进一步增强了搞好行政审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并加深了学习新行政诉讼法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好新的行政诉讼法做好准备。
新闻推荐
大新讯 年初以来,大新县179名政协委员围绕大新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依托提案平台出谋支招。截至目前,共收到提案78件,其中,2月26日至27日...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