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新县那岭乡陇玉村陇灶屯村口,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四周幽静得只能听到山上传来各种鸟鸣声。陇灶屯三面环山,郁郁葱葱的山林让人满眼看到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几个村民坐在村头的凉亭里聊着天,几棵大树的枝干交错成荫,像几把大伞笼罩在凉亭四周。“他们正在讨论被评为‘森林人家\’后屯里的发展。”陇灶屯屯长农钦山指着凉亭里的村民对笔者说。
原来,陇灶屯不久前被授予自治区“森林人家”称号,村民们高兴得一有空就聚在一起谋划下一步屯里的发展。
“森林人家”评选是自治区林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推出的以良好的森林环境为背景,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健康休闲型旅游品牌。陇灶屯位于大新至硕龙的316省道旁,全屯共11户50多人。由于气候和土质等原因,村子周围的生长着蚬木、金丝李等多种珍贵树种,植被覆盖率达90.6%,森林覆盖率达到88.5%。
陇灶屯被评为“森林人家”的条件得天独厚,也是村民们长期爱林护林的成果。
“后山上有两棵千年蚬木和一棵树龄1千年的国家一级树种金丝李,我带你们上去看看。”农钦山指着村后一座并不高的山说。
上山路上,笔者对该屯群众的爱林意识有了切身体会。
看到几个竹子编成的柱形竹笼倒扣在地上,竹笼四周用一件深蓝布衣罩住,顶上放了一顶草帽。“这四周也没有养鸡或者种青菜之类的,这假人是干什么用的?”笔者好奇地问农钦山。
“你仔细看,这竹笼里有果树苗呢,村民怕有鸟或者其他动物伤害到幼苗所以用竹笼把它们保护起来了。”农钦山笑着说。
爬到大约20米高的半山腰上,一棵树龄1030年的蚬木傲然耸立。
“你们看,这棵树是长在大石头上,在大石头上能长这么多年很不容易,因为它的很多根会裸露在外面。村民们一直有爱护树木的好习惯,他们觉得有树才有家,不仅不乱砍树,看到有树根裸露的现象,就随手用手中的锄头铁锹给它们培点土,保证他们养料充足。”村民赵秀花说。
放眼村庄左侧,一片蚬木林把山变成墨绿的颜色。农钦山指着蚬木林说:“这片蚬木林少说也有50多棵吧,树龄都是在几百年以上的,千年以上的可能还有一些,只是有关部门还没有来得及计算和完全统计。”
“获得‘森林人家\’的称号让陇灶屯群众感到自豪。利用这一契机,加快屯里旅游业发展也成为屯里的一件大事。下一步,我们要带领群众发展农家乐,把我们屯的旅游搞好。”农钦山说。
“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从改善这个屯的基础设施入手,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让这里的环境更美,群众的日子更富裕。”那岭乡乡长周自龙说。
新闻推荐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大新县各地农民开展春耕工作的繁忙季节。4月6日,笔者在大新县榄圩乡采访时看到:机耕、种蔗、种瓜、种草、施肥……广袤的田野上繁忙的春耕场面...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